作业的布置和检查绝对是一门很深的教育艺术,许多老师一直在肤浅的作业布置上徘徊,作业布置没有针对性,存在机械布置之嫌,而反思我自己就是其中之一。
英语作业的布置一直让我很苦恼,因为除了写写单词和重点句子外,那些探究性或者问题导入性的作业很难给孩子们布置,因为孩子们不懂英语,也因为孩子们没有练习的语言环境,所以布置作业太深了容易打击孩子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布置作业太机械重复了,则容易让孩子们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再一个没有语言练习的环境,他们会感到枯燥无聊,最终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困难重重。所以我在英语作业布置上即使重复写的遍数也很少,大部分以朗诵发音为主,再者有时间给他们提个建议学一些适合五六年级学生学习的英文歌曲,让他们能够通过英文歌曲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再一个就是跟孩子们交朋友,让他们通过喜欢我来喜欢学习英语,毕竟小学阶段的孩子们都是感性的。
而在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上,我存在很大的缺陷,那就是不能够及时全面地了解孩子们掌握新知识的情况,即使某一节课检查了,这种检查也不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我的这种间歇性检查给孩子们培养了很不好的一个习惯,那就是越来越淡薄地看到我对作业的检查和知识掌握的检查上,长此以往,他们会对我说的话不再信任和认真对待。
想想苏老师给我们重现的情景:当被提问到的学生刚刚开始回答问题的时候,所有其余的学生就各干各的事情了;对回答进行思考的,顶多也不过是少数几个有可能被提问的学生。一个疑问使我长期得不到安宁:怎样才能在检查功课的时候,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以便使教师对全班的工作都能检查到呢?
这种情况真实地存在于我们大部分教师的课堂上,我们一旦提问某一个同学,下面其他大部分同学都在无所事事,不会对我们提问的这个问题进行深度思考。这个问题也深深地困扰了我多年,导致我的课堂效率低下,看到孩子们的这种情况,因为自己教学水平有限,一直没有想出好的办法来。
今天读到苏老师的文章,苏老师的建议让我豁然开朗:在检查学生掌握情况的时候,不再单纯地让学生到黑板上回答问题,而是让全部学生都动起来,把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一边做着一边思考问题,例如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全部单词听写,练习题一起做了集体讲解,重点句子集体听写小组合作检查等都是不错的检查方式。而让学生们思考时我们老师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仔细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完成情况和思考情况,可以在讲台下私下提问学生的掌握情况如何理解新知识等方面。
这种工作形式的优点在于:第一,把检查知识变成了知识的积极运用;第二,教师有可能密切注视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工作情况,考虑到他们的个人能力和特点。经验证明,这种检查法能训练学生压缩地、经济地表达思想,防止他们死记硬背。那种拼命死记硬背的学生,永远也不能学会简明扼要地回答问题,抓不住要点。我们的检查方法则能训练学生在阅读和记诵的同时进行思想。 这是一门极高的艺术,在缩短老师检查提问学生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后进生的学习情况和思考情况,让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思考问题中来,慢慢培养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思考力,只有孩子们具备了思考力才能够提升学习力,让学习成为更加长久内在的习惯。
苏老师给我们提出建议:用新的事实对各种概括进行新的思考,借这个办法来检查学生的知识(规则、公式、定理、结论),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在检查知识时的脑力劳动的效果。而且在在小学各年级,我们一般地不在上课开始时专门留出一段时间用来检查知识。我们把检查知识跟加深、扩充和运用知识密切结合起来。学生通过完成这种作业,既运用了知识,又对这些知识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我相信我们要在上课前就要充分备课,把每一节课的重点内化为一些练习题给学生去思考去做,这样才能够让孩子们更深刻地掌握新的知识。
苏老师最后告诫我们:千万不要把打个分数作为检查知识的唯一目的。应当尽量把知识的评定跟其他目的(首先是知识的重新思考、扩充和加深)结合起来。也不要走极端——对学生的每一次回答、每一份书面作业都评定分数,这样做会引起不良后果。
看到这一条我感到深表惭愧,从几何起我过度关心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一旦考得不好就勃然大怒,总认为孩子成绩好打好基础才能够在初中顺利走下去最终考上大学,但是这真的是孩子们所期望的吗?有时候不过是我们的一厢情愿罢了。想想孩子们真的不容易,小学阶段应该是性格培养的阶段,却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导致老师和家长过去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从而忽略了孩子性格人格的培养,这样长此以往对孩子也是不好的。希望小学教育越来越纯净,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学生人格培养和道德培养上,也希望孩子们无论以后能不能在学业上走下去,都能够拥有一颗纯净透明的心灵,拥有诚实正直善良的品质,这样他们才会拥有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