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命紫云袅袅》系列 第075篇
儒学,符合自然生态,具有完备的伦理道德体系,为人类指出了一条持续的健康之道,做出了卓越贡献。可是,也有人学成了伪儒、酸儒甚至腐儒,成了伪善、仁癖甚至恶人。
儒学的真谛,在于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直通良知,善良到底,使人们身体与灵魂同在,坚贞与创新并进,待遇与遭遇共享,行为与作品竞升,人人身稳、面乐、举止适当,相互和谐。这就需要补缺。
一、儒学补缺:补什么?
儒学以仁义为本,仁义以善良为根。善良和仁义,既包括内心,又包括行为,应知行合一,突出行为。这才是儒学的高度,儒教的真义。儒学补缺,先要解决“重知轻行”问题。
儒学补缺,还要强调善的真意,命命平等,让仁义处处体现,人人从善如流,把善良贯彻到底,人人协调并举、共同升级,让假儒无从立足、无以兴起。
如今的善良,偏重于外在物质性给予,虚幻的功利目的,偏离了生命成长核心,善良的定义不够精准。助持生命圆满(满命)、生命延续(延命)、生命升华(扬命),才是善良的本质和核心所在。
二、儒教补缺:补何处?
1、人的善良值有先天差异
据人学分析,人类先天的善良值有三种。一是豆式的植物性的“环形”的善:善恶分为表里,向外展现善,向内隐匿恶,善良值平常。
二是扣式的矿物性的“面形”的善:善恶两面相对,呈现出来的是善,对面隐匿的则是恶,呈现出来的是恶,对面隐匿的则是善,善良值深度。
三是袖式的动物性的“线形”的善:善恶两端相对,展现出来的善恶有明确的具体指向,你对牠善,牠就对你善,你对牠恶,牠就对你恶,善良值浅薄。
2、人际间行善未协调并举
大家之间,对谁都不能恶,对谁都应该善,坏人也需要成长。谁缺少善,谁的内心就不平衡;善不均等,人际关系就不平衡。无论对队友、对对头、还是对自己,都应该同等善良,让各方得到协调并举,减少矛盾,共同成长。尊重敌人的生命,不等于放任敌人行凶。
行善的不平等,一是表现在对队友盲目的行善,错误的行善,存在依赖或利用心理,未必有好的效果。二是表现在对对手的施恶上,激发了对方的恶性。三是忽略了对自己和亲友行善,不知道怎样对自己行善,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行善。
3、善良没有进行到底
善恶相对,善恶一体,不恶则善,不善则恶,很少有百分百的善,或百分百的恶。善不足百分百的部分就是恶,恶不足百分百的部分就是善,百分百的善才是真善,即无善无恶。总之,不足百分百就是善良的缺口,就不是真善。
当前的儒教,知善较多,行善较少;向人说善多,为人行善少;为别人行善多,为自己行善少;盯别人的缺点多,盯自己的缺点少;盯自己的价值多,盯别人的价值少,很少有彻底的善。总之,有善心,缺善力,差善行。
善行有口善、手善、裆善等方式,自己真善了,真诚了,才会有恶找上你,来挑战、检验、证明、提升你的善良,善因恶生,恶陪善升。总之,无恶不善,排斥恶就不是真善。
三、儒家补缺:啥方法?
1、补上善良值的先天差异
修行的意义,在于让善良进行到底。首先,哪一种善,用哪一种方式完善;哪一级善良值,走哪一条修行路线。
豆式的善,要发现自己内心深处(潜意识)的恶,让恶升华成善,提高自己的善良度。
扣式的善,要关注自己的灯下黑,即恶的一面,借用恶的能量,修恶成善,提高自己的善良质。
袖式的善,要看见自己的率性是善还是恶,若表现出恶了,就要向对方道歉或弥补,提高自己的善良值。
2、补足命运的因果律
每个人只是生态链上的一个环节,如果只关注现在,就无法了解自己,无从改善自己。
根据因果律、遗传链,人生可以分为前任、现任和继任三部分,自己只是现任生命。生命的起点在前任,过程在现任,终点在继任,过程是由起点开始,由终点约定的。
先对自己善良彻底。据人学解读,每个人的修炼路径有所不同,可依据判标,判断出自己属于哪一种。比如:
无欲无求者:前任有杰,继任有接,现任则猎:有获可猎。从善如流者:前任有缺,继任有约,现任则业:有业可从。喜新厌旧者:前任有怯,继任有胁,现任则憋:现实憋屈。有错不纠者:前任有孽,继任有借,现任则劫:面临劫难。
还要补足行善的七种能力:备款在身,备技在手,备力在腿,备智在口,备“灯”在兜,备“缸”在屋,备“网”在路。
3、补齐修行的更高层级
善良的最高层次是无欲无求、扬善惩恶、自然善良,即慈祥。无欲无求,即能量满满,无需增益,不求收入。
欲,是生命的固有能源,“原本自由反应堆”,本身无所谓好坏,关键在于如何利用。用于消耗、损伤、交换则是跟欲,用于占有、享受则是纵欲,不会利用、不敢利用则是禁欲,三者都不是欲的正用,都不利于生命升华和善良落实。
欲的正用是驯欲,把欲望转化到生命创新、人性创欢上,从无道的纵欲、反教的禁欲、无教的跟欲中走出来,把色欲转成创欲(创意、创新、创造),保障善良落实到底。
“色转创”,也是我们对儒学的新贡献、新继承 、新发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新补充,对佛家文化的新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