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整理自伯图.乌沙漠博士《内在整合,塑造全新的自己》视频课程D4。感恩!
1.人的心智有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我们从本我开始,本我即我们的本性。当我们还是小婴儿,刚降生时,只有本我,没有任何控制,只是我们的本能、需求、情绪。例如你感到饥饿,你希望被触摸,这都是本我的表现,基本的需求,是以生存为目标的。我们都有本我,这是基础。
2.另一层面是超我。超我是指社会的所有规则,作为小孩,你需要学习社会中善恶的标准,你也在家中学习这些规则。你的父母是一种社会角色的代表,他们训练你,教导你该如何表现。于是,超我成为你头脑、心智中的一部分。如果你不跟随超我的指示,则会感到良心不安,会感到内疚,超我会将社会规则施加给本我,因为本我没有任何规则,所以需要通过超我来成为社会的一部分。
3.在本我和超我的中间,还有自我。可怜的自我,我不得不说,本我需要被无条件满足,同时超我的需求也需要被重视,它总是在被拉扯。自我需要保持本我和超我的平衡,同时满足本我和超我。如果你的内心只有超我部分在活跃,你就没有生活。如果你只处于本我的部分,你就会像是一个动物,根本无法融入社会生活。所以自我试图让你变得正常、理性、现实,这是你在这个世界中需要面对的现实。自我试图从两方面学习,试图拥有良好的、正常的、充实的人生,这就是自我的任务。
4.所以你有这三个部分,你内在的一切都属于本我、超我、自我的某部分。
5.自我状态疗法。对于受过创伤的人非常实用,也许你的哪一部分的发展是带有创伤的,那么这种疗法将会深入到你深受折磨的部分。
6.内在家庭疗法。它也包含三个部分,但是次序不同。主要的部分是放逐者,这些部分仿佛藏在你的地下室,包括恐惧、痛苦、羞耻。这些都是我们不想触碰的部分。所以,管理者试图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你远离这些部分,管理你的正常生活。这就是放逐者和管理者两部分。
7.第三部分是消防员。意味着如果有人触碰了你的羞耻、痛苦、恐惧的部分,也就是放逐者,你会立即将其封锁,这是一种自发的反应。为了能无意识地将其封锁,你可以做任何事情,你可以通过看手机,让自己不再感觉到孤独,这种情况很常见。你可以看到人们无聊孤独时就刷手机,这就是救火,你发现了一个不好的感受,就将其封锁。
8.交流分析模型。这个模型源自于人们的交流,如何与人相处,来自于一种内在状态。包括父母自我、成人自我、儿童自我这三个部分。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这三个部分会被各自分离成不同的面向。
9.父母自我可以分为两面。一面是批评、评判、控制的部分,我们应很了解,也就是批判的父母自我。我们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将会对这个面向做出更多的探索。同时,父母的另一个面向,是滋养又懂得照料别人的。我们都有内在父母的两面性,一面是控制、批判的,一面是滋养和照料的。
10.在此之下,是成人自我的部分。你在这里会找到日常生活中管理者模式。当你想要获得信息,当你以结构化的方式和人打交道,显示出你理智的一面,这就是成人自我的部分。成人自我与他人打交道时方法是恰当的。当你尊敬他人时,你就处在成人自我当中,如果你不尊重他人,你就处于其他状态,而不是成人自我。
11.接下来是儿童自我。我们内心中有一个自由儿童,代表我们来到世界时感到十分自由,作为小孩子,我们总是能感受到自由,所以,当我们开心愉快,富有创造力,随性时,就是自由儿童自我。
12.还有一面,是适应的儿童,这个状态是试图取悦他人的儿童。这非常重要,因为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必须遵循家庭的规则,我们需要取悦他人,所以我们都有这个适应的儿童自我。
13.在此之下,是一个叛逆的儿童。表面是适应,我听从你,而不是遵从我原本想要的,但内在有一个叛逆的声音说:不,我不要跟随,虽然我必须跟随,但我不想。这是一个很强的部分,我们随后也会更多的探讨它。
14.我发展出来的一个新的部分,我把它称为受伤的儿童。当我们是小孩时,我们必须服从,这也是一种伤痕。因为我们真正的潜力、自由、快乐没有被看见,父母有关于孩子的某种个形象的想法,关于他们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就是一种伤痕,因为你没有感受到自己被看见。
15.所以,儿童自我包括自由儿童、适应的儿童、叛逆的儿童和受伤的儿童。
16.任务:探索内心结构,明确你内在小孩和内在父母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