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妙玉的判词为:“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天生孤僻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妙玉出生好,本为贵族小姐,只因一出生身体就不好,有道士向其父母建议出家修行就可避祸。果真妙玉一出家病就好了,别人出家是孤家寡人一个,妙玉出家却带着好几个仆人服侍。本来妙玉是在大道观里修行,只因为人高傲不肯屈服于权贵才到贾府的家庙里来。
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慈善的贾母想让这个农村的老妇人见见世面,带着刘姥姥逛了大半个园子。当贾母一行人来到妙玉所在的栊翠庵时,妙玉来奉茶,贾母喝了半杯,便笑着递给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接过一饮而尽。妙玉单独为贾母准备了成窑杯,其余的人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从贾母给刘姥姥半杯茶的情况看,妙玉没有给刘姥姥准备茶碗,这是一种赤祼祼的歧视。在这种情况下,贾母将喝了一半的茶送给刘姥姥,姥姥不恼反笑,一口喝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说完之后引得众人都笑了起来。在她自己的笑声和大家的笑声里,姥姥的辛酸慢慢弥漫,虽没明言,却更深刻。
妙玉在房里陪宝钗、黛玉和宝玉喝梯已茶时,婆子们将外面贾母一行人的茶具收了回来,妙玉忙命:“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宝玉知道妙玉是知为刘姥姥用过,嫌脏不要了。宝玉没有点破,在临走时向她讨要了成窑杯,送给刘姥姥换钱度日。
妙玉素有严重的洁癖 ,贾母等人不过到栊翠庵的院子里坐了会儿,她就要用水洗地。刘姥姥用了成窑杯喝茶,她就不要那个杯子了,还说什么因为这个杯子她没有用过,她才同意宝玉送给刘姥姥,如果她用过了,她砸烂了也不能送给刘姥姥。
妙玉一个出家之人,私下里拉着薛宝钗和林黛玉喝茶,将众人留在外面喝茶,就是典型的看客下菜碟。尤其是对刘姥姥的态度,没有“世法平等”,不是一个出家人所为。她当着林黛玉和薛宝钗的面,竟然将自己平时所用的茶杯,送给贾宝玉使用,一个素有洁癖的人这么做其实说明了她对宝玉有爱慕之情。后来,宝玉生日当天,她送去了“生日贺卡”,虽然自称是“槛外人”,但这种举动却表明她是“槛内人” ,妙玉的表现,是修行之人最忌讳的“六根不净”。有了这些心态和行为,她活成了邢岫烟所说的那种“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 男不男”的放诞诡僻之人。
万人都瞧不上,林黛玉都被她说成是个“大俗人”的妙玉,后来的命运如何? 。难以想象,在贾府被抄家大厦倾倒之后,她竟流落到风尘之地成为“不干净”的女人!这种人生的讽刺,深不深刻呢?命运的作弄,惨不惨烈呢?
“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妙玉的这种孤傲瞧不起人的做派,必然遭来世人的妒忌怨恨嫌弃。连一向不问世事的李纨都说自己厌恶妙玉。当初她因得罪了权贵才被迫到贾府里来,日后贾府家破人亡之时,她没了倚靠,往日她得罪过的那些权贵们定会开始抓住机会展开报复 。让一个高洁之人流落到风尘,这是那些真正肮脏之人报复妙玉的下作手段。
“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妙玉修行之时未能开悟,流落风尘之时竟才能开悟!众生平等,莫生分别歧视之心,一个人的灵魂干净才是真的干净!黛玉说过:“无立足之境是方干净!”只有到了那孤立无援、人生惨烈之处境时,妙玉才有可能真正开悟,真正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