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了CCTV_1《典籍里的中国》中的屈原及他的作品《楚辞》,深受其感触、感动。其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他《楚辞》中的《离骚》中的名句。他写出了屈原那个时代他的崇高理想和抱负。
这句名言也在感染着世代青年以及有抱负的人,激励着他们为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的求索精神和自己的修行操持。
屈原生于古代的楚国。他自幼好学,博文強记。深怀一腔报国志。深得楚怀王的宠幸。给他左徒的职位,让他辅佐朝庭。
由于他的政绩好,后来又升级为三闾大夫。
屈原在外交上主张“合纵”的政策。首先是与齐国结成军事联盟。再联合韩.、魏、赵、燕四国,共同抗击強秦。楚怀王起初采纳了屈原的建议。六国合纵虽然没有在军事上灭掉秦国,但在气势上给秦国造成了很大的威慑,提高了楚国的地位。
在内政方面,他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进行改革。
因他性格耿直,在修订法规时,不愿与上官大夫同流合污。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收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楚王接受屈原的意见,且使楚怀王疏远了屈原。他两次被放逐。第一次在汉北6年。返回后又被放逐到江南达18年之久。公元前278年,秦王名将白起攻陷了楚国的都城郢都。
屈原的一腔报国志,终于被彻底粉碎。
面对国破家亡,屈原悲愤至极。就在那年的农历五月五日,他怀着满腔余愤投汨罗江而死。
如今,我们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的。
人们在这一天,为了防止虫、鱼呑噬屈原的玉体,纷纷往湖海里投粽子。这就是五月端午节的由来。
屈原的一腔报国志的悲惨结局,固然受到他所处君主制时代的限制。如果他处于我们现在新时代下共产党的领导,我想他的伟大抱负一定能实现。
为了华夏民族,早日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让我们秉承屈原老先生的:“路漫漫岂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铮铮誓言,在各行各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就无愧于我们伟大的时代和人民了,也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
用我们的笔,写出我们伟大的时代风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做生活真正的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