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自己”,你真的知道爱自己是爱的谁吗❓
爱自己,自己是谁❓
很多人会说自己就是我呀!
我又是谁❓我真的能够代表自己吗❓
刚出生时,“我”的概念并不清晰,甚或可能是无我的,孩子刚刚学会说话时也会说宝宝要,宝宝吃……
“我”是在后天逐渐形成的意识,是不断被“标签化”后的一种或多种呈现,可见,“我”并非真正的自己,并非全部的自己,并非完整的自己。
如果我们所爱的是那个心有所求的自己,被“标签化”后的自己(称之为小我),那就是小我爱上小我,这是一场欲望的追逐,颠倒、妄想、执着,这将把我们带入到无尽的迷失、无明与黑暗之中。
小我之爱,越爱自己,就会有越多的私心,这种爱自己的结果,就是造就一个极端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放下常挂在嘴上的爱,放下“爱自己”的执着,先清晰真正的自己,是那个本自具足的,拂去了自染之污的清明的纯净的自己。
真正的自己源于我们身体和意识的源头,我们可以参考六祖慧能所说的自性,老子所说的道,释迦牟尼所说的空性,王阳明所说的天理,灵性所说的大我与真我。
爱自己是一种心境。
也就是说,真正的爱自己是回到身体与意识的源头,真正的爱自己就是做到慎独守住自己的一个念头,真正的爱自己就是爱上大我与真我,不断的修自己到自性自归。
修,修身养性,至无我无私心。
而这样的自己以道立天下,以一贯之,于自己立己明德,与外人立人亲民,达到了止于至善的境界,爱自然而然就在其所有言行等外在的呈现中了,不仅有爱自己,也含有爱他人。
说到“爱”字,不禁又想起了陈建翔教授所提到的“爱可爱,非常爱”,这个说法真的是绝了!
既然是套用了“道可道,非常道”的句式,同样适用于这种句式的理解模式。
不要把爱具体化,有限化,标签化。爱的形式多种多样,爱的内涵也广阔无边。
比如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是对孩子的一种爱,但爱不是只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给老人钱是一种爱,但爱不是只给老人钱。
你所做的只是爱的一种呈现形式,不要轻易随便说爱,不然“爱”可能廉价到只是一份礼物,一个玩具……
所说皆偏见,认知皆局限。
一切都是自己的投射,爱别人本无忍与不忍,“爱自己”本无须言说。心外无物,本无所住。
因此,认识并回归生命的源头,回归自我,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与自由。
你会“爱自己”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