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第21天 第五遍完成
5遍了,分享稿还没完成。稀稀疏疏也就写出了2000来字。最近忙到飞,都没时间去群里走走,一天埋头的整理资料,上课,听课。
整体的框架还是没出来,群里的小伙伴们说,先完成再完美。
0104第20天 第四遍完成
任务滞后,我觉得我跟飞了一般,争分夺秒的看书。但坦白讲,这本书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好几次想放弃,我自己的体会不深,这个第四遍,能一天内完成,是我挑着自己喜欢的章节阅读。
0103第19天 第三遍完成
心得:
思考的艺术,这本书说思考和创造力都是可以通过训练习得的。
那些思考会妨碍思考:
我的比较好;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拒绝改变,认为传统熟悉的事物比较好;墨守成规;刻板,自我欺骗。这些都会妨碍思考。
0112第18天 第三遍完成百分90%
关注你自己的想法
摘抄:批评你自己,这是一种更加困难,甚至更加痛苦的行为。正如其他人一样,你在面对各种错误时会非常痛苦,你可能从别人包括媒体那里获得错误的信息,另外你也可能错误的理解一些信息,深受传闻和流言的蛊惑,或者被评剧影响了判断丧失逻辑。
虽然你可以自由的评价他人的想法,但是正如大部分人一样,你可能忽略对自己的想法进行审视。
心得:
1.对一件事的判断,你是不是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影响了自己的观点,并没有真正审视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一个人给一个意见,你就影响了自己的判断,最后像邯郸学步一般,连最初自己的走路姿势都忘记了,路都不会走了。
2.网络上流行了一句话,迷之自信。自信很好,它能帮助我们更加信心大方的处理事情。然而,我们也要正视自己的不足。举一个小故事,一个同事参加教学比赛的时候,她很自信,觉得自己很优秀,站在台上就能大方的说出自己的表达,当然这是她的优点。然而,现实是她也存在很多情况,却没有得到她的重视。第一次试讲的时候,她讲错了一个音,犯了常识性的错误,她的课件很乱,顺序错误;她的语言重复性很多,可以说很凌乱。因为她迷之自信的台风,可依然掩盖不了其他的问题。
可以问问自己,我这点很优秀,可是我还有没有其他进步的空间了?我还有哪些不足。
3.常常反省自己,评价自己的想法。每日反思,可以帮助我们总结,提高自己。如果,你发觉自己停止了思考了,可是却应该继续,不妨想象下,因为自己的一些低级错误,而被人指出,恨不得钻进地缝的时候的场景。我们应该会有动力继续反思自己。
0101第17天 第三遍5章
尝试写分享稿,写了很久才1500字,有些困扰,而且还不满意。
1231第16天第三遍1-4章
努力获得最大收益
人们一度认为相同的时机、地点和工作条件适合每个人。现在,我们知道没有两个人的需求是完全相同的,对一个人有用的东西,未必对另外一个人有用。
书上列举莫扎特和贝多芬来说,尽管他们都是著名的作曲家,但是他们的工作内容完全不同。莫扎特在他大脑中创造出整部交响曲和歌剧的场景,然后再将这些创作的纸上能说出来,不注重做记录。而贝多芬这多年坚持做笔记,并不断修改和完善。
心得:
1.我们可以学习别人成功的地方,但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并加以改进,符合我们自己的习惯。也许,只是细微上的变化,但也会让我们受益终生。
2.考虑时间。未来的一两周内,你可以尝试在不同的时间工作,并且记录下工作的效果。比如比较什么时候做最重要的事情,寻找到自己的状态追加,因为往往最佳的一个小时,常常比不加的两个或三个小时更有效。
2.考虑地点。
曾经群里有个话题,最喜欢在哪里看书?如果我们的工作需要一个绝对安静的环境,那么也许我们需要一个空旷的教室,安静的房间……通过各种方式在我们需要的环境学习。
3.考虑条件。
纵观历史,思考者偶尔需要一些奇异的刺激。比如,阿基米德发现浮力,是洗澡的时候水溢出浴缸;牛顿发现地球引力,这苹果掉下来了。
不妨在我们刚学习的时候,接受一些刺激,听下音乐,跑步,散步等等。
不要将你喜欢的和最适合你的混为一谈,或许很喜欢看电视或者听音乐,但是相对于提升工作效率来说,他们更大程度上阻碍了你努力思考或者写作。
1230第15天第二遍完成
让写作和演讲更有效率
有效写作包含四种特性,统一协调、连贯一致、重点突出和拓展升华
做到统一协调,先建构一个中心思想并尽早阐述出来。写作之前,要明确中心思想,作为指导信息。我们就会明确文中所包含的内容和排除的内容、开始和结束的位置编排以及最为恰当的逻辑顺序。
做到连贯一致,请选择组织中可辨识的模式加以遵循。
观点的先后顺序很重要,不成熟的作家总认为世界都在屏住呼吸,聆听他们的声音,他们觉得如果读者弄不明白他们的意思,请他们努力理解。但是换个角度想想,当你看到别人不连贯的作品,你又是什么样的反应,所以我们要站在对方的理解角度,构思我们的文章。
要做到重点突出,请将你的观点按重要性程度排序。
就好比每一节上课,我们都要确定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我们会花比较多的时间和心思去深入讲解。写作也是一样的重点的内容,占用较多的篇幅去写,并给出一个合适的位置。当然,我们可以重复使用,关键词或应用回声词,恰到好处的让文章表现出它的重点和难点。
要做到拓展生活,请详细阐述重要的观点。
不是所有的观点都需要隐身,这首要强调重点,就是因为这些强调的点,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我们可以用例证、描述、定义、释义等方法。
完成第二遍,这一遍比之第一遍精读,收获多一些,有一些新想法,可是用文字却无法表达出来,书中所说的混乱和障碍,接着读。
15天了,内测期临近结束了,才读完两遍,距离小伙伴们的进度,相差有些多,但我还是按着自己的能力来吧,欲速则不达。
1229第14天第二遍8.9.10章
产生大量多样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会遇到3大障碍:思考障碍、模糊和混乱、缺乏灵活性。
切身体会,这段时间不管做什么,都觉得混乱和模糊,思考障碍。静下心看看书,虽然进步不多,但是觉得有点小收获。
1.写下这段时间自己所做的事,从中看看自己的时间安排,试图寻找出让自己混乱的原因,解决烦恼,还需寻找到源头。
2.试图多列几个方案,写下想法的同时,仔细思考,哪个比较适合自己,尽量想象有没有其他很好的想法。
3.思考障碍,还有一个很大原因就是模糊和混乱,从而导致自己的紧张和焦虑。
模糊和混乱
书中介绍,爱因斯坦在16岁开始思考和相对论有关的问题,在这个问题得到解决之前,在上面耗费了好几年的时间,这段时间,他经历了模糊、混乱与迷惑,也时时觉得压抑和失望。
障碍出现在探究阶段还是想法的提出阶段,如果看不清问题,就经常会遇到障碍。克服这些障碍,最好的方法就是看清楚问题和争议的表述。回头看,我们可能终止思维的流动,但是经过几次训练。可以做到边回头边继续思考,可能减缓思维的流动速度。就像新手司机,需要将车停下来才能调整好行驶方向。
1228第13天第二遍第六、七章
我们碰到了困难,有这么一类问题让我们直击困难的核心,拨开云雾见到了真面雾。
恰当表达问题非常重要,在创意过程这个步骤常常被我们忽略。在我们未找到表达问题的最佳方式就贸然行事,这可能会给我们的行事造成另外的负担,因为我们对问题最初理解的局限与狭隘,阻碍了我们的想象,有可能会带来争议。
我们要区分问题和争议
问题是指那些不被接受的情况或者状态,而争议却是某些聪明的见多识广的人,在某种程度上不赞同的事件。
如何表达问题
问题和争议最好都用疑问的方式表达出来,但是提问的方式存在差异。
针对问题进行提问时,最有效的表达方式是“怎么才能……”
如何表达争议
与问题的提问不同,针对争议最好用下面的方式提问:“……是否(应该)……?”这种疑问并不是简单的询问事实,而是为了挖掘争议的核心要素。
知道了问题和争议,我们有时也会在不明状况的时候,让问题变成了争议,所以在表达时候,我们要识别挑战,到底是问题还是争议,选择最恰当的表达方式,同时要精炼自己的表达,将我们含糊不清的语言替换成精确,直击核心的语音。
1227第12天第二遍第四、五章
寻找挑战
好奇心是创造力的核心要素,然而随着时间的迁移,我们的好奇心却越来越弱。
作为一名老师,然后接触着不同年级的孩子,明显感觉孩子的好奇心是不一样的。低年级的好奇心很浓厚,很多问题可以问。我曾经想过这个问题,是因为孩子的知识掌握多了,所以问题少;还是说孩子对于东西不感兴趣了?想了想,不管是哪个阶段,应该不了解的东西都会很多,只是每个阶段关注的方面不一样。曾经想,是不是因为家长或老师的关系扼杀了他们的好奇心,看了书,还有电视节目、出版工业,都在扼杀着好奇心。
好奇心能让我们主动发现,主动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虽已成人,但依然有办法培养我们的好奇心。
书中列举了六大策略:做一个善于观察的人,看到事情不完美的一面,记下自己和他人的不满,寻根溯源,对暗示保持敏感。在辩论中发现机遇。
曾经每天接触,觉得稀松平常的事情,是不是真的说不出那些事物的特点。举个例子,很多人在家,都习惯了妈妈的关心照顾,那么你是否知道妈妈每天的都做了些什么事,你从她的行为可以捕捉到她今天的心理状态吗?
当然,观察还要多关注下自己,从我们的一些行为,可以折射出我们的态度和价值观。
看了书,书中介绍我们要接受事物的不完美,因为不完美,我们可以积极追求事物的完美。这么一个积极探索的过程,保持着我们的好奇心。
也许我们对生活有诸多抱怨与不满,实际上抱怨来自我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别让自己陷入悲愤的情绪,走不出低沉的情境。仔细思考,自己所需所要,将不满变成创造。
1226第11天第三遍第四章
如何进行批判性阅读
批判性阅读的五步策略:略读、反思、阅读、评价和表达判断。
1.略读
有选择性地浏览书中部分内容和标题,获得整本书的概览。略读之前要带着目的:主题是什么?问题的观点是什么?主要部分(小标题)是什么?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作者提供了多少论据?论据是什么类型?
2.反思
我对这个问题持有什么观点使我对作者的观点产生了偏见或敌意,使我不能公证对待和接受他的观点。
心得:我们所持不同观点,对这个问题要有严谨的想法,要明确的说服力支持信息。但是,曾经听过的话语、受父母言论影响、电影中的字幕……这些印在我们脑海的思维,是不加考证,只是长期形成的观点,并不是真实的。
3.阅读
这个环节加深和精炼自己的理解。阅读过程,随手画下最重要的句子,限制画线的内容。读到有用的地方,空白处写下问题和思考。
总结读过不错的观点,回看我们画线的句子,对其进行合并,不改变原来信息。
4.评价
认真阅读总结入手,这样就能抓住作者的主要观点以及支持每个观点的论据。
心得:
评价过程,尽可能多的挖掘出闪光点以及发现不足的地方。
多问几个问题,比如:作者的论据充分吗?有没有说服力?与主题有关吗?论据全面吗?等等。
这些问题一层层的发问,我们对文章的思考也就随之深入。
5.表达判断
评价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犯错误的读者常常是完全同意或者完全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最合理的是,接受作者论证的一部分观点,反对另一部分。
同意部分,不同意部分作者的观点,都要确切地解释和论证自己的观点。
当论证中出现了模凌两可的内容,我们可以用列举的方法。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人类是动物”。我们的反应:这取决于你所说的动物是什么?然后进行分类辩证。
还有我们反对,又不确切的观点,我们也可以用一个推理的过程,说出自己的想法,从情境看,旁观者的论证更能站住脚。
某些场合,我们需要有质量的答案,我们可以采用上述的列举、分类、推理等方式。
1225 第10天 第二遍第三章
拓宽视野
这一章探讨怎样成为独特的自己,介绍一些可以帮助自己增加独特性和发掘自身发展潜力的方法。
心得:
1.书中先列举了盲人摸象的例子,以此说明我们就像这6个盲人一样,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视野狭窄,思维窄化,更糟糕的是,我们却不自知。
紧接第二个例子,某小学智力测验“最有发展前途者”名单,发给老师和校长。其实这几个都是随机挑选,没想到的情况,这些人成绩却比其他人高出一半。
这个例子说明,老师的态度不经意传递给学生,学生的自我认识因此发生了改变。
例子三,老鼠走迷宫,一组聪明,一组笨,事实是一样的。结果,训练的时候,聪明组的老鼠,很快就学会了。
实验员和老师一样,都被事先的言论影响了,对聪明组的训练更加有耐心一点,专注程度不同,也影响了老鼠的表现。
以上在现实生活中,都是有类似的情况发生。比如:教育孩子只关注评价成绩,忽略了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教师关注学生习惯不好的地方,缺乏关注孩子积极的一面,传递给孩子很不好的信息等等。
2.如何变得有个性
首先要诚实客观地看待自己,这需要勇气,需要放弃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我们的学习从模仿开始;上学了,接受老师教授的信息与观念;然后又受社会、新闻、文化等等的影响。做到独立,以下三点:
知道自己的思维受很多东西的影响,但是要想想怎么影响自己的。
将自己的观念进行整理和评价,做到观点和其他人相比有理有据,而不是雷同。
选择几个最佳观念。尽可能去追求那些值得认可和肯定的,这一过程也改变着思维习惯。
3.拒绝改变
拒绝改变是一种对新的观点和做法不加思考而拒绝的做法。
拒绝改变重要原因一:懒;
拒绝改变重要原因二:害怕。
我们适应自己的原有行为,拒绝新的事物,因为这给我们带来未知的恐惧。
包围在自己的舒适圈,用过去的经验来判断自己的未来,拒绝了一切可能带来各种美好的改变。
其实,可以再勇敢一些。
1224第9天 第二遍第二章
什么是意见
极具个人化色彩,因此人们对自己的意见有强烈的情感是可以理解的。
意见这个词的根本问题在于它的含义太丰富了,它包括了喜好和判断的表达,这让人不堪重负。
有些人很喜欢给人提意见,不管是专业的,还是毫无道理的;有些人能虚心接受意见,而有些人听不进去劝;还有些人对意见加以判断,吸收认为对自己有用的。不管是意见提出者,还是接受者都要有思考判断的能力。
10几岁的时候,有一阵子特别的叛逆,那时觉得自己就是“老子天下第一”,只要自己认定的事情就要做。然而,那时候做的很多事情都是错误,比如不写作业,上课不认真听等等之类的。父母、老师给我提出了意见,我一股脑子就觉得那些意见都是不对的,束缚了自己个性的发展。为此,还和父母吵架,从此给人留下了一个“牛脾气”的印象。
那个时候,不知道自己哪来迷之自信,只有我是对的,其他人都是错误的,我已经丧失了思考的能力,不懂得辨认是非了。可以说已经失去了清醒。
有句话说:“冲动是魔鬼”。因为自己在不清醒,不理智的情况下。这时候受控制的已经不是我们个人的思考。肾上腺素一上升,我们不存在思考判断,然后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1223第8天 第一遍第一章
整本书共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你真了解思考吗?而第一章介绍的是发展你的思考。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要学会思考,就要真正了解思考,什么是思考,思考的重要,思考过程要运用什么等等内容,这都在第一章可以找到答案。
生活中,我们会批评别人,你要思考啊,没有思考你怎么会?不会,也要思考啊?我们也会被别人批评,要思考啊,这么简单容易,你不动脑筋怎么会?
那么,什么是思考了?
例如书中所举的例子,英语老师提问同学:“昨天同学们阅读的故事主题是什么”?看到这样的问题,你会怎么思考?
“故事主题,什么是主题,哪个故事主题……”头脑中一直思考着主题。这样子,她尝试思考,准备思考,却迟迟没有进入真正的思考。
真正的思考,是有目的的。可以把故事重新梳理一遍,回忆下整个故事的内容,然后进行提炼,这才是有效的思考。
思考,能够帮助我们阐述或解决问题,做出决定、了解欲望的所有心理活动;思考是探寻答案,是获取意义。
当我们真正了解思考了,我们就可以运用一些策略,刻意练习,应该就会有明显的进步。
1222 第7天 第一遍完成
7天看完了《思考的艺术》,效果却不是很好,大部分还处于懵懂状态。想将所看,结合自己的所思来完成每日的打卡。然而,事情还是有点难度。7天前的目标计划很完美,现实有点残酷。欠缺具体行动和考虑的实施方案,使目标计划困难重重。
书上介绍,这种情况下,必须决定应该采取什么行动,预计行动中会出现的困难,并考虑如何能够更好地客服这些困难。
第一步:决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提问自己,在第一遍的基础上,要怎么充实第二遍。
使用什么手段进行,需要借助辅助工具吗?
是单点突破还是全方位改善。比如第二遍是收集例子,或者深入了解整本书的架构
时间上的安排比之第一遍要继续投入吗?如果要,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选择哪个时间段。
第二步:识别和克服困难
书中介绍四种潜在困难识别方法,根据四种方法,来挖掘自己的目标计划可能遇到的困难。
1.工作繁忙,阅读书籍都是利用碎片时间,碎片时间的环境都是嘈杂的,经常被打断思路没办法深入思考。同时,整个框架还未建立,这本书的阅读很零散,我现在读完一遍的感觉就是,只记得几个印象深刻的,其他的貌似没读过。
策略:第二遍建立整体框架,先选择自己喜欢的章节整理。碎片时间用来回忆和思考所整理的内容。提高早晨一个小时的阅读效率。
2.计划常常出现变化,特别是时间上的安排,出现打卡不及时,比如今天。还有工作很忙碌,事情一顿忽略了这项重要不紧急的阅读计划。
策略:工作时间不闲聊,少看手机,提高工作效率,这将影响到下班时间,以及晚上休息时间,从而导致第二天是否能够早起。环环关联,回归本真,提高效率。
改进和完善方案,是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就是“纸上谈兵”,没有可操作性。
1221 第6天打卡 第一遍完成80%
说服他人
今天看这一章,印象挺深刻的。
我们会碰到,有些人能够非常容易地说服他人支持自己的观点,即使是有争议的话题,而有些人则遇到重重阻力。
书中介绍了几种方法,提高我们说服别人的机率。
1.了解你的听众。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们说服的对象是谁,他们是怎样的,我们才能采取相应的语言和策略。比如:听众的思维是否狭窄,一些问题的理解是否和我们一样清晰;认同我们经过调查的数据吗?是否知道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2.预估听众的反驳意见。了解了听众,我们还要预测在说服过程中,可能碰到的各种反驳意见。我们可以进行头脑风暴,尽可能多的提出各种设想。我们还可以想象自己与对方之间的对话,多反问自己,别人会怎样看待这件事。
3.巧妙地表达你的观点
都说说话要有艺术,让人觉得如沐清风,心悦诚服,自然而然地接受你意见了。
首先我们要尊重听众,争论时对事不对人,表现要有礼有节。
当不知道如何进行谈话的时候,可以从双方熟悉的地方开始话题。熟悉的地方,大家都了解,比较多的获得认同感。
4.把握演说时机的重要性。
留意演说的最佳条件。好比,我们想找领导谈论事情,征得领导的同意。我们找个领导心情好,又不忙的时候,这个时候就加大了我们的筹码。天时地利人和,天时也很重要。
在我看来,要说服别人,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自己的能力。如果我们是一个能力强,大多数人都会有崇拜强者的情结。他们会不自觉的就信赖你,而我们获取同意的机会就大大增加了。
1220打卡第5天 进度完成60%
批判性思维的作用
保持批判性,可以帮助我们分辨某个论点、某个想法,有没漏洞。当我们下定义之前,有了批判性,可以让自己理智,接受各种各样的评价,我们对争议的看法就更加合理。
1.关注自己的想法
有时我们在讨论问题的时候,你听着别人的谈话时候,是不是有这样的一个感悟:说得很有道理;这样说也很不错;没错没错就是这样的……
我们可以自由评价他人的想法,但是常常被别人的说法带偏了。那就是你忽略了自己的想法,缺少了批判思维,我们要尽可能的给出客观的评价。
正如,人们都喜欢讲八卦,喜欢话人是非。可是殊不知,“传声筒的话语传递,往往会有很多错误。”
所谓谣言止于智者,大抵就是智者都有批判性的思维,能自己判断,作出自己的决定。
2.扫除障碍
两种方法:
第一种:针对自己,当认为想法已经很不错的时候,我们要开始看它的不足。
第二种,自我意识进行控制。用想像法将事情想到最窘迫的时候,我们想象着那会会怎么做,怎么应对,什么样的表现等等。
我们依然能接受我们窘迫的样子。那我们还有什么不敢尝试和做的了?
1219 打卡第4天 进度完成50%
解决的方法
今天上实验课的时候,孩子拿着镜子照射气温计,可是手一直晃。就一直跑过来跟我说,老师,一直晃,不好固定;组员之间也是多有互相嫌弃,特别是负责记录和拿气温计的同学。
虽然之前,我提醒拿镜子手会容易晃,可是孩子们不会自己解决问题。
很多事情,在我们完成的过程,都会产生新的问题。而我们的目标是,也要产生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法。
1.平时要有意识的训练自己的想法,新想法的数量和质量是存在一定关系的。产生的想法越多,越有可能产生好的想法。
2.激发想象力。
寻找策略,改变自己的固有思维。
书中列举了七个策略:加强非常规反应 ;运用自由联想;运用类比;寻找不同寻常的组合;将解决方法形象化;见过正面和反面论点;建构相关情境。
3.追求创意
常有人误解,创业是一种天赋。其实创意,它也是可以通过训练来习得的。可以提醒自己更大胆一点,将自己的思维再延伸一点,比之前的想法更大胆一点。还有一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有创意,考虑我们的边缘思维。“边缘思维”是由格雷厄姆沃拉斯提出来的。创意总是出现在意识边缘,所以,越多的注意到意识,便越会发现更多的创意。
4.保留判断
判断是思维的重要部分,没有判断,我们就不能区分解决方法的好坏,也没办法选择哪些是最好最有效的解决方法。
我们在想法的阶段,不要轻易判断,这样子才能产生更多创造性的想法。
当我们的数量达到足够的时候,我们从中选择最优化。
1218 打卡第3天 进度完成100页
创新的过程:
有人说,创造力是不可能习得的,只有高智商的人才具有创造力……
这都是错误的想法。
1.与创造力有关的重要真相
用创造力的真相取代错误的观点,便是开发潜能的首要步骤。创造力有哪些真相了?
001 “做你自己的事情”,并不一定是具有创造力的表现。例如,在画纸上画画,随意画,这不并是创造性。但也不意味为了创造性,就特立独行或者自我放纵。
002 创造力并不要求具有特殊的才智或者高智商
研究人员对富有创造力个体的生活进行研究,得出两个结论:
创造力并不取决于特殊的天分,而取决于那些几乎所有人都有但只有很少人知道如何运用的才能;智商测试并不是为了测量创造力而设计的。
例子:有些事看着稀松平常,可是一旦坚持下来,就变得如此不寻常。爱迪生发明电灯,经过上千次,他不断寻找材料来实验,最后终于成功了。不能轻易放弃,坚持下来,就会发展成创造力。
003 服用药物无异于创造力
药物和酒精作为刺激物,只是一个更大误解的一个部分。
当今娱乐圈,出现很多演艺人员吸毒现象,声称吸毒可以提高创造力。
在我们看来,那都是借口,无济于事。根据“布鲁斯特基瑟林对这一问题的解释,药物会“降低了人们对行为的判断力,激发出人们的幻想而非思维”。中国有句古诗:“借酒浇愁愁更愁”。
药物和酒精只不过是压力大,逃避责任的一个方式,让自己麻痹,活在自我的世界中。
1217 打卡第2天 进度 完成15%
讨论有意义:
讨论最大的作用是能让我们深入理解问题并且提高解决和制定决策的能力;讨论最坏的是损耗精神、制造敌意并留下一些非常重要但尚未解决的问题。(摘录)
在我的课堂,经常需要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刚踏上工作,没有工作经验,进行到讨论环节时候,出现了这么两个情况:班级讨论得非常热烈,可是汇报的时候,都没有解决问题,这样的讨论是没有效率的;还有一种情况,鸦雀无声,学生无从说起。
今天书上说的,尽可能提前做好准备,并不是每个讨论都要提前做好准备,但大多数都需要。提前清楚我们要讨论的问题,回顾已有知识,和利用已有经验,并通过实际行动,运用各种手段,比如网络、书籍等寻找相关的资料。试着预测讨论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观点和情况,作出自己相应的解释。
当然,在讨论过程中,各自说出自己的观点,这是思维的碰撞,头脑风暴。我们可以不接受对方的观点,可以提出质疑,但是要尊重对方,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和感情用事。
还需要注意的,讨论过程中需要的言语举止,比如:含糊不清的表达、无意义的表达、过多的语气词等,这些令人讨厌的言行,会打断人们的注意力。
有时我们的言行是不自知的,但是对方却是可以感知的。如何避免纠正了?可以提前准备,用录音机录下自己听,或者与朋友和家人之间的谈话录下来,播放给自己听。
讨论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的,
积极倾听,努力进入发言者的心境;公正判断,不要带入自己的个人色彩;忍住喊叫和插话的冲动。
1216 打卡第1天,《思考的艺术》,完成15%
1.了解思考
哲学家叔本华说:“每个人都把自己视野的极限当作世界的极限。”
要让自己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所以我们就要每天来领悟我们所经历的事情,更加深入的思考。
2.思考的重要性
我们每天都在面临不同的情况,各种不同的情形,我们要分析、解决问题并作出决策。
比如,选择什么样的工作,要不要投资,辞职,换工作等等。
懂得运用我们的大脑和心智,思考是可以通过后天,得到强化和训练,并且改正不良习惯。
3.判断阶段
好的思考者和不好的思考的差别。一个好的思考者关注批判性思维并且很好处理。遇到问题,不是依靠直接,作出重要区分,得出结论。同时,还能迅速判断自己的欠缺和不足。
差的思考者,不具备批判思维,依靠直接作出决策,同时忽略自己的不足和局限。
4.良好的思考是一种习惯
提高思考能力的难度取决于习惯和态度。开始改变思考方式和态度,我们可能觉得这是一项很艰难的任务。想想我们学习一项新技能,从零到一的过程。当我们学会了思考,也就成为习惯。
5.培养思考
01 努力最大化
02学会全神贯注
03 应对挫折
挫折来临时,我们会慌乱,不知道该如何自处。一个好的思考者,能提取有关知识来应对,试图寻找方法,将问题拆分,徐徐图之。整个解决的过程,保持批判的态度。
差的思考者,则相反。
(第一天打卡,书看的很high,频频点头,还把自己代入,寻找自己身上是否有撞枪。但是提笔写打卡,却不知道如何下手。摘抄了书中的内容,以及部分用自己的语言转述。第一天打卡,不太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