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之一。在这场战役中,解放军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歼灭了国民党军队52万人,成为三大战役中解放军赢得最轻松的一场战役。
为什么华北国民党军队会败得如此惨?
其实初期的决策就种下败因。
辽沈战役东北国民党军队惨败后,痛定思痛的蒋介石有将华北国民党军队南调的打算。
1948年11月3日国防部长何应钦提出了两套南撤方案:第一个方案是由华北剿总傅作义率华北国民党军队沿津浦路南下袭取济南,之后在山东作战;第二个方案则是走海路,华北国民党军队先海运到青岛再南运至江南。
隔日何应钦受蒋介石指派,私下先和傅作义洽谈。何应钦传达了蒋介石将任命傅作义为东南军政长官,部队仍由傅作义指挥,率领华北国民党军队南撤,并请傅作义在即将召开的军事会议提出意见。
以当时的军事形态情况看,华北国民党军队南撤是合理的选择,毕竟林彪的东北解放军一旦入关,加上华北解放军,解放军在华北地区人数上将达到百万之多,对华北国民党军队形成两倍优势。而且东北解放军的战力经过辽沈战役的磨炼,士气高昂,装备精良,绝非华北国民党军队可以抵挡。
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就曾说:“在华北地区,傅作义将无法抵挡共产党在华北所能集中的力量对他的进攻。”这评论可说十分贴切。
往南看,随后爆发的淮海战役,国民党军队不论是东援黄百韬或向南打通津浦路,都面临兵力不足的问题,以致寸步难行。试想如果华北数十万国民党军队要是能尽早投入淮海战役,恐怕将会对战局产生巨大的影响。
即使来不及加入淮海战役,将华北国民党军队投入长江防线亦将大大增强江防力量。而且傅作义的华北国民党军队纵观全国战场,也是唯一没有被牵制且能调动的机动部队。当然,撤退过程中可能会蒙受一些损失,但至少有机会撤出大部分华北国民党军队,特别是蒋介石的中央军,远比被抑留在华北被动挨打好的多。
一切看似合情合理,不过4日下午的军事会议,决策却180度大转变。
傅作义表示:“坚守华北是全局,退守东南是偏安。”慷慨陈述华北局势不像外界想的那么悲观,以较委婉的方式向蒋介石表态不想率兵南撤,愿在华北与解放军一战。
几经考量过后,蒋介石同意华北国民党军队不南撤,提出了16字方针“暂守平津,保持海口,扩充实力,以观时变。”意思是目前能守就守,不能守就准备撤退,密切观察情势发展再作定夺。
傅作义不想南撤是有原因的,毕竟不是蒋介石的嫡系,一旦到江南就有可能受到排挤,甚至部队被吃掉也不无可能。何况在10月30日深夜傅作义就找来心腹王克俊密谈,表达了愿意与中共和谈的意愿,开始秘密和中共接触。
傅作义的盘算是在华北地区成立联合政府,傅作义和蒋介石划清界限参加联合政府,在华北和西柏坡分享权力,平起平坐,确保华北王地位。
但是傅作义的小九九必须有个前提,就是先想办法守住平津等现有地盘,保持军事上和解放军相持不下,然后才有和谈的空间。傅作义错误的判断东北解放军近期不会入关,还需几个月休整,1948年暂时不会有大仗,局势还没恶化到非走不可的地步。
在这种情况下,傅作义怎可能愿意率军南撤呢?
傅作义的想法有些盲目乐观,甚至天真,既低估了解放军,也高估了自己能耐。解放军不但不会同意在华北地区和傅作义分享权力,更要彻底消灭国民党军队,之后情势的发展也不是傅作义或蒋介石可以控制的。
首先东北解放军入关时间比傅作义预期早得多,更糟的是东北解放军入关时傅作义一开始还没发现,导致傅作义将主力调到平张线作战,解放军成功将傅作义集团拖住留在华北无法南撤。
打的结果,傅作义的部队不论在张家口或新保安都迅速遭到解放军歼灭,之后天津也撑不到30小时就被解放,确如林彪所言:“攻下北平、天津,全歼守敌,我军皆有绝对把握。”
战场上一败涂地,傅作义完全失去谈判筹码。北平20多万国民党军队在解放军重兵压境之下被迫起义投共,比起投降只是稍微体面一点。傅作义不但华北王当不成,在平津会战还屡战屡败,过去的名将光环尽失,十分狼狈。
南方的蒋介石虽吸收辽沈战役撤守不定的教训,一度做出了华北国民党军队南撤的决定,但不能从一而终,受到傅作义影响又变卦,最后华北国民党军队除了塘沽守军外近乎全军覆没,连中央军都搭了进去,同样的错几乎连犯两次。
大战之前,蒋介石不明前线实际情况,决策反反复复,又常下不了决心。傅作义心怀鬼胎,始终考量个人利益。傅、蒋两人的共同点是高估自己、低估对手,以为还有观望空间,等局势转变时再做因应,殊不知局势发展完全失控。
傅作义对蒋介石怀有二心,平津战役两人不能同舟共济做出合适决策,说穿了还是跟当时国民党军队内部山头林立、派系斗争有关,蒋介石对非嫡系的矛盾和歧视终究尝到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