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于2019年5月9号发布于公众号剽悍江湖
1
这次五一去杭州,闺蜜给我讲了个”笑话”。
闺蜜手下有个90后小孩,家境优越。优越到什么地步呢?开豪车来上班就不提了,据说她家在杭州十来套房产,每月理财里赚的钱都比她工资高几倍。
她来上班的第一天就礼貌而高傲地对闺蜜说,“姐姐,我来上班只为有个事做,你给我布置的工作我会完成,但你别对我有太高要求,我懒得弄。”
接下来她果然说到做到,工作凑合能完成,但是再细致、再有难度一点事情,绝对推不动她,加班也从来看不到她的人影。
一年多过去了,她就这么每天踩点上下班,硬是在这个人人忙碌的初创团队里,活出了临退休的状态。
上个月,这小孩家里出事了,她请了十几天假,回来的时候,整个人都蔫了,小脸蜡黄。估计没睡好,昂贵的粉底也遮不住她两个又深又厚的黑眼圈。
问她出了什么事,她没细说,只说,家里发生了变故,急需用钱,房产能变卖的都开始变卖了,说着说着,她抓住旁边的人问,有没有人能接盘她家的房产。
闺蜜没多打听,想着这小孩家里出了这么大事,工作应该更做不来了,闺蜜正准备把她的工作分给别人,小孩走到闺蜜面前,强打着笑容问:
“姐姐,我现在好好干活,还来得及吗?”
2
天空是我在“剽悍行动营”认识的小伙伴,我们一起为行动营共事了好几期,直到最近,我才知道她曾就职于我的前东家——快消行业曾经的“黄埔军校”。
天空在行动营担任指导员,她十分拼命,不止一次创下在群里陪学员聊到深夜的记录,对于所有的活动高度参与,还主动承担了磨稿、采访、点评等各种任务。
如果不是这次聊天,我甚至以为她暂时没有工作,才能如此全情投入。算起来,她每天下班后要为行动营付出至少5小时,才能完成那么多的工作。
虽然快消行业这几年一直在走下坡路,但在“黄埔”公司,业务仍然可观,工作并不轻松;加之待遇在当地尚可、福利有保障,天空完全没必要这么拼命,把自己的业余时间全部榨干。
她说,“黄埔”的工作重复性太高,工作到现在都没什么变化,已经看到未来几年的样子了;外企这几年缩编很厉害,裁员风潮不曾间断,如果就这么坐以待毙,等到自己真正考虑出路时,可能已经没有选择余地了。
于是下班后的她,拼命在行动营群发光发热,帮助别人的同时,不断熟悉新行业、新技能。
最近,她凭着在行动营的工作经历,成功转型,去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做运营。
她告诉我,这段时间虽然特辛苦,但很值得,通过下班后的主动出击,她看到了自己能力的延伸,找到了新方向。
3
虽然我爱人Z先生很少出现在我的文章里,但在工作上,他一直是我敬佩的对象。
Z先生就职于那家以“狼性文化”著称的公司,一进公司就签署“奋斗书”,在他们的企业文化里,996才是正常工作时间。
如果我在那样的公司,我可能待几年混个资历就退出,去找份清闲的工作了。
令我敬佩的是,Z先生坚持下来。去年,他还主动申请调去芯片研发部门,去更前沿的地方成长。这个调动,让他的工作时间直接变成了9/12/7。
我问自己,我能在工作近十年后,还有这样的勇气和精力去挑战更高难度吗?我不确定。
我问他,他在原来的部门早已游刃有余,何必还要把自己逼这么狠?
他淡淡地说,在原来的部门感觉自己在丧失斗志,另外,还是想给你和孩子更好的生活。
回忆这几年,我们的生活质量的确在稳步提高;正常生活之余,我读书的一半学费是他支付的;孩子今年读小学要交一大笔择校费,他也早早准备好。
他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提前规划了很多事情,只为给我一份安全感。
原来,我看似无忧潇洒的生活背后,是他在负重前行,未雨绸缪。
4
我曾在去年加入过一个创业团队,工作强度之高,让以往到点下班的我,着实难以适应。
最后我也因工作内容无法驾驭,不得不抱憾辞职。
看着我离开后的团队出色搞定一个又一个任务,曾经遥不可及的目标也在大家加班加点的努力下超额完成,我的内心不是没有震撼。
我时常后悔,如果再坚持一下,不那么矫情,如果再多投入一点,结果会不会不同?
后来我赋闲在家六个月,内心充满了恐慌。我甚至不知道,我因承受不了996而放弃的,究竟只是一份无法适应的工作,还是我今后的整个职业生涯?
如今我有了新工作,同时又在“剽悍行动营”兼职运营,加上我重拾写作,我的生活也变成了9/11/6的节奏,但我从未感到像现在这么踏实。
工作很累,那又如何?现在不吃工作的苦,明天就要吃生活的苦,那将比工作的累难受一万倍。
5
其实要不要996,归根到底都是自己的选择。比996更可怕的根本不是ICU,而是,你甚至没有选择的机会。
希望处在奋斗年纪的你我,不因这份辛劳而轻易放过自己,毕竟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努力过,不后悔,即使一辈子碌碌无为,我想,我们也能在后半生坦然说一句“平凡可贵”。
——END——
-作者-
蜜丝赵,剽悍江湖社群老铁,曾混迹500强,现创业狗一枚,兼职在北大光华MBA就读,这一路的成长感悟期待与你分享。
剽悍行动营的创始人是剽悍一只猫,剽悍一只猫是谁?
社群商业战略顾问、个人品牌战略顾问,微信公众号矩阵有百万读者,咨询费20万/天。在“一块听听”平台,他有11W+听众,在该平台排名第一;在果壳旗下的“饭团”平台,他有12W+订阅用户,在该平台排名第一;在“有讲”平台,其2018年度分享有17W+听众,在该平台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