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各种兴趣班不感兴趣?
这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第一:很多兴趣班,顶多只能说是启蒙班。
比如围棋兴趣班,老师教会孩子的只是最基础的围棋原理、最基础的定式、最基础的下法,最后孩子如果要参赛,先打级位赛,级位赛有10个等级,再打段位赛,段位赛有8个等级,如果一年升一级就“骄傲自满”,那要10年才打业余1段的段位,至此孩子终身就是一名业余围棋兴趣爱好者,可以说还是比较初级的那种。
大部分的兴趣班,就是启蒙班啊。
本身就是做普及的,是让孩子喜欢这个兴趣,认知这项兴趣,带来快乐和欣赏,兴趣班的任务是把一门可以精进的兴趣爱好在普及阶段拉的无限长,教会一批又一批的孩子,目的是教会而已,而不是朝真正专业方向来弄的。
如果家长眼里的兴趣是要技能伴身,那得花更多钱,找名师、找专家教。围棋能打入职业入段的,家长都为孩子花了上百万呢。
第二、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没一个兴趣爱好。
这个就不做深入讨论了,可能是小时候没有抓过阄,也可能是觉得这世界就是这么平凡,自己也这么平凡,所以对什么也提不起兴趣。从我们的父辈到现在的80、90后,又有多少有特别的兴趣爱好呢,很多不都在打麻将、钓鱼、刷短视频吗?
第三、让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如脱缰的野马。
孩子是有天性的,除了体验兴趣的新鲜感,他对某些兴趣还会上瘾,只要找到孩子的这些特质,就能帮助他找到最好的兴趣,这样培养才有的放矢。
以上源自全职爸爸——哼波儿爸的带入解读,喜欢就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