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魔戒》的作者托尔金占又一次刷屏了。先是巨著《郭冬临的陷落》即将出版,后又曝出筹备阶段的魔戒电视剧总成本过10亿美元。
虽然吃瓜群众们还沉浸在“又一部神剧即将诞生”的喜悦中,目前情绪稳定,但根据各种 IP 影视化的血泪史,一旦开始定角色, 势必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原著党:求生欲很强烈
从项目宣布到影视剧播完,一般都伴随着各路原著党不同程度、不同理由的愤怒,简称为“原著愤怒”。
这是一种原著党在经历了各种改编、真人化失败后,进化出的自我保护机制:要想不被气死,就要学会拒绝。
中国的网文、日本的漫画就是“原著愤怒”的两大重灾区。
前有《盗墓笔记》僵硬的小哥和永远一脸无辜的无邪,让天下霸唱的粉丝看了都能从梦里笑醒;
后有《凤囚凰》抬头不见低头见都不会误终生的容止和头顶缝纫机的山阴公主,把媲美《甄嬛传》的大 IP 当东北泥巴玩。
然而,这些好歹还在原有框架下的粗制滥造。更有一种 IP 改编,以改得连原作者都不认识为目标。
这种无良改编多发于电影。比如《悟空传》为了讨好没看过文的观众,把人物剧情改得神形俱灭,并自以为机灵地添加了各种喜剧、特效、煽情桥段。
和中国网文相似的还有日本漫改,也是扑街制造机。
有的从选角就开始扑:看了《樱兰高校》真人版各个角色,你可能只想使用二向箔把他们都打回二次元。
《黑执事》真人版里384没什么贵气不说,夏尔是个小姑娘饰演的“幻蜂家族私生子的美少年清玄”?这莫名玛丽苏的名称设定是怎么肥四?
有的在选角以外的地方全面扑街……
比如《进击的巨人》电影版中,人物动机不如动漫清晰,情节推进也很突兀,满满的 B 级片味道,而且演技最好居然是奇行种! IMAX 观看后可能会想削制作方的后颈。
无独有偶,《东京食尸鬼》也是这种情况。抱着能达到《寄生兽》真人版水平的期待去了电影院,出来后只想喝杯咖啡提提神。
三毛特效、漫展水平的服化道、拖沓又爱说教的剧情……看完只会心疼客串的苍井优。
不但自己拍扑街,欧美拍日漫也容易扑街。派拉蒙制作的真人版《攻壳机动队》从定角斯嘉丽起就有原著粉高调反对:“连人种都改了?”出了形象设定更是吐槽不断:“母大猩猩?”最后电影成品也的确是画皮没画骨。
文变动漫,动漫变真人,电影拓成电视剧,电视剧翻拍系列…每次改编都有可能是对原著党一次重击。有了这么多前车之鉴,所以原著党们即使是死了,钉在棺材里了,也要在墓里,用腐朽的声带喊出:漫改莫改, IP 挨劈!
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
几乎90%的编剧都会面临“改就改吧,但为什么要改成这幅样子”的灵魂拷问。
其实,除了过审问题,编剧首先还要考虑受众基础。
据 CNNIC 统计,截止2017年12月,中国网民对网络视频的使用率达到75%,而网络文学仅占48.9%。加上影视剧还有卫视播放渠道,这意味着 IP 改编剧拥有更大的市场,所以编剧在创作时需要满足大部分人的口味。
而小众的作品一旦要开始迎合大众的口味,往往就被改得面目全非,你喜欢的清水文很可能因此要被搅成一滩浑水。
当作品还停留在文学阶段时,讨好读者就能变现获利,当作品发展为影视剧,金主则变成了广告主和平台方,编剧需要开挖作品潜在流量,流量大才有人买单。增加莫名其妙的 loveline 、强行多角恋、请流量小生、在主角身边安插新角色…...这些令原著党糟心的事儿都是基本操作。
对于文学作品或者连载漫画而言,章节是基本单位,一般作者会在一章内设置冲突引诱读者读下去。而影视作品不一样,电影需要在极短的篇幅里讲好来龙去脉,最终把剧情推向一个足够大的矛盾,而电视剧日更和周更的节奏不同,戏剧冲突的节奏就更要重新布置,这就很考验制作方的水平功底了。
只有尊重原著党改编才是好改编?
要说真人版改编的成功案例,《浪客剑心》一定是很多人心中的第一名。
导演大友启史就表示,成功的秘诀是:既不背叛粉丝的期待,也要和原作保持一定的距离。
“为革命而杀人是正义还是罪恶”的思想内核在《浪客剑心》影视化中不断论证,而对于一些非现实的元素导演则大胆摈弃。
当然,良心演员也是必不可少的。毕竟,再好的剧本也救不了数字小姐。《浪客剑心》的主演佐藤健在饰演剑心时就表示,自己明白这个人物在原著粉丝心中的地位,如果拍砸了他的演员生涯大概就止步于此了。
然而,算命系基础教科书《周易》告诉我们“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改编过于遵循原著也不是什么好事。
比如《银魂》真人版,把原著当《圣经》,演员也一个比一个拼,绝对是一部专门拍给原著粉的电影,或者说更像特摄或者舞台剧。
但从电影语言来说可能才做到刚刚及格,原著党倒是不愤怒了,就是吃瓜群众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所以,真正优秀的改编不应是原著的同卵双胞胎,也不是编剧的维密T台,而是在保留原著的三观、气质和核心人物的基础下的二次创作。
像《浪客剑心》那样,既无愧于原著党,又对观众们友好的良心之作,才不失为优秀的“大众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