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案例报告
李克富//作业=读懂+联想+书写
一、请您确保“读懂”以上案例,之后再根据案例咨询的十个步骤,即:(1)一般资料,(2)案情介绍,(3)观察了解到的情况,(4)生理-心理-社会功能评估,(5)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6)初步诊断、鉴别诊断和诊断依据,(7)咨询过程简述,(8)效果评估,(9)对本案例咨询的反思与感想,(10)追踪随访,展开“联想”,将自己置于咨询室内,在进一步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完成案例的“书写”。
(1)一般资料:黄侃,教授,50岁,1935年10月8日9-10:50在学生陪同下咨询。
(2)案情介绍:据学生介绍,黄老师在学术上颇有成就,慎于著述。
今年3月23日是黄老师的50岁生日,师公送他一副寿联:
韦编三绝今知命
黄绢初裁好著书
不料,黄老师接到联语后,见其中含“绝”“命”二字,就心中大为不快,以为是不祥之兆。近来终日喝酒,郁郁寡欢,似有轻生念头。
(3)观察了解到的情况:黄老师一言不发;以为不祥之兆;郁郁寡欢,终日饮酒。
(4)生理-心理-社会功能评估:
生理,排除有无器质性病变。
心理:郁郁寡欢,似有轻生念头;因为几个字不吉利,产生轻生念头,有自知力,人格没有明显变化,属常形;
社会功能:由学生带来看病,一言不发,从开始到现在已有六个多月,说明社会功能已受损。
(5)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老师的寿联中有“绝”“命”“黄”三个字,引发来访者的内心不快,产生轻生念头,这是一种糟糕至极的错误认识。
(6)初步诊断、鉴别诊断和诊断依据:初步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求助者需要进行健康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时间在半年以上,终日郁郁寡欢,已经泛化;社会功能受损严重,由学生带来看病,一言不发。
(7)咨询过程简述:与黄老师交谈,引导其成为求助者,排除器质性、精神疾病以后,初步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商定咨询目标,根据埃利斯的情绪ABC理论,对事情的看法取决于自己的认知,解释该理论然后让黄老师看到自己的错误认知,理解该理论,约定下一次咨询时间。
(8)效果评估,根据求助者自述、咨询师观察、学生们的反馈三个纬度评估。咨询效果不好,没有改变,求助者继续饮酒,且过量致死。咨询师当时与黄老师沟通的挺好,走时还表示愿意改变。
(9)对本案例咨询的反思与感想:求助者求助动机不强,属于学生带来的;求助者社会评价很高,性格自负,一般道理是很难打动他的;类似社会功能受损严重的情况,应提高警惕,与家人和朋友有效沟通,预防类似意外发生。
(10)追踪随访,问其本人的思想认识及其学生的反馈。学生对咨询师很不满意,认为咨询没起到任何效果,病人的意外咨询师应付一定的责任。
二、黄侃先生从您的咨询室离开后回家,当晚(10 月8日)因饮酒过量而死,一肚子学问也带进了棺材。对此您会作何感想?您觉得自己该对他的死负有责任吗?如何规避这种责任呢?
让人惋惜。不负责任,但从人性角度心理有些不安。
如何规避?应提醒排除器质性、精神性疾病后再来咨询,并及时提醒他的家人、学生注意控制他的饮酒,则无责任。
三、半年后,如果章太炎因联语成谶语而悔痛不已,又来找您咨询,您会如何对待?
先共情,理解他的悔痛,解释ABC情绪疗法,接受黄老师去世这个事实,过好自己的生活是对黄老师最好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