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去整理娘家旧物,翻到了小时的书籍,一时感概。
【1】童年阅读
托爸妈的福,认字比较早,上小学之前就已经可以独立阅读。据妈妈说,某日初夏清晨,五六岁的我搬着小板凳去家里的小院子里读书。楼上的某老师吃惊的问:这是谁家的孩子,将来一定大有出息。——可惜,目前未有出息,但读书的习惯让我收益良多。
因为是独生子女,爸爸当年还在部队服役,妈妈顾不上我的时候,书就是我最好的伙伴。依稀记得,妈妈带我去逛商店,先给我买了一本小人书。我一手拉着妈妈的衣角,一手拿着书,边走边看。待书看完,抬起头来,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从一层走到了3层。
当然,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买书并不能随心所欲,我只能反复阅读仅有的几本童书,最喜欢的是《上下五千年》和《世界五千年》。又或是囫囵吞枣的去看大人的书。印象最深的是某本杂志上的唐山大地震报告文学,和一本大部头的散文集《燕山夜话》。
【小学高年级到初中】
这个阶段,记忆深刻的书籍有:
《西游记》(从爸妈的单位图书馆借来,一个暑假潦草翻过。上大学按斤买了四大名著,随我奔波多年,但其他三本至今没有完整看过);
《雾都孤儿》(不知为何在初中某一阶段特别喜欢,逐字逐句朗读完的);
《红星照耀中国 / 西行漫记》(在一众革命书籍里,作者的西式幽默特别引人入胜),;
《逆风飞飏》(第一次接触到女强人的故事,感觉特别“带劲儿”)
【高中】
在高考压力下,看完了二月河的“帝王三部曲”《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起因是从同学那里看到盗版书摊上买来的《康熙大帝》评书改编版,语言风趣幽默。继续买了原版的《雍正皇帝》,才发现其实原作者二月河写的是规规矩矩的正史,远没有评书有意思。但是看都看了,不妨干脆看完整个系列。
【未完待续】
待我继续去收拾、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