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17年12月8日上映的电影《巨额来电》最终以5580万票房收官,豆瓣评分5.7。
虽说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这部影片的观众群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哈姆雷特,一个是将它作为老年防骗科普主题的,不约而同表示要带着父母去影院“进修”;一个是将它当做正儿八经电影看的,各种差强人意的评论大概能绕着导演彭顺的脖子缠个百八十圈。
但我相信彭顺至少在他擅长的领域尽力了。一个以拍恐怖惊悚片起家的导演,对节奏的把控和诈骗紧张感的营造在影片前1/3得到非常完美的发挥。作为香港最好的菲林调色师,彭顺也为《巨额来电》奉献了他对电信诈骗在色彩上的理解。
当然,尽力不能成为嘉奖的理由。况且,《巨额来电》确实存在着硬伤。比如:
性质过于主旋律。这是公安机关反诈骗的政宣片,带着政府pr的政治目的而来,警察伟光正的高大形象被强烈脸谱化,让人看了不免生出逆反心理。香港熟面孔演员的加入也成功地将警察烙上港片风格。
人设老套。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主旋律作品的主角人设似乎如出一辙——高傲,有性格,爱捅娄子,却是正规军里的特色苗子,业务能力超常在线。饰演男主丁小田的陈学冬不出意外地被套上了这个模子。还有桂纶镁饰演的阿芳和张孝全饰演的林阿海这对诈骗CP,一言一行都让人不免想起雌雄大盗。蒋梦婕饰演的徐小兔可谓是警方的重要角色,也难免要以丁小田前女友的身份强行让剧中关系显得丰富些。
剧情思维固化。《巨额来电》讲述的是派出所年轻民警丁小田抓捕电信诈骗罪犯,与警方电信诈骗专案组不谋而合,专案组已经派出女特警,混入远在泰国的骗子团队搜集证据,丁小田与卧底女特警密切配合,逐步掌握了犯罪团伙的各个环节,进行统一抓捕。无功无过的剧情设置,让人不存期待。
影片中的关键地点轩尼诗道的设置也如同鸡肋,一个看似非常重要的地方,在影片中除了为揭露爱情的荒诞提供地点之外,别无用处。这种生硬的情节设置,让整部影片显得十分蹩脚。
02
但如果我来打分的话,《巨额来电》应该是及格的,理由有二。
《巨额来电》尽管不能免俗地启用了年轻的演员,可喜的是,这些演员的演技在影片中都有不同程度的长进和发挥。就连向来以“花瓶”行走娱乐圈的陈学冬,也摆脱了傅小司的鲜肉形象,挑战了智慧过硬的伟岸警察。
显而易见,陈学冬对警察形象的驾驭仍不够熟稔有力,影片开始渲染的丁小田超强的业务能力在影片中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有的是一些幼稚的逻辑推理桥段,和尴尬的性格表演。我仍然愿意为陈学冬这次的表演加鸡腿,毕竟一个人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不断寻找突破这件事,对当今疯狂刷脸的鲜肉娱乐圈已实属难得。
《巨额来电》的另一个演技惊喜,当是桂纶镁无疑。若不是这部影片,我对桂纶镁的记忆还停留在《不能说的秘密》时期,纯洁柔软,清水一般的形象,无论如何也不会将如今冷艳干练,对爱情充满执念的阿芳与桂纶镁扯上一丁点关系。
桂纶镁可以说是将大佬的女人演绎成了大佬本人。高鼻梁,黑短发,眉眼之间满是犀利和尖锐,扬下嘴角,抬个眼皮都带着戾气,活脱脱一个心狠手辣,又为爱沉迷的大姐大形象。特别是最后一段戏,阿芳在轩尼诗道十字路口的凄迷,在看透爱情的真相时的惨然和荒诞,一笑一视都是神来之笔,让在场的人心有戚戚,可恨之人的可怜之处被恰到好处地宣泄而出。
03
影片故事取材公安部备案真实诈骗案件,真实准确的数据与信息将电信诈骗这个常见却隐秘的产业曝光,全面细致地给观众呈现集团化,组织化,科技化的诈骗过程:
由菜头提供诈骗对象身份信息——集团内部分为一线二线三线消化信息执行诈骗——卡头专卖银行卡——车手在三四线城市各大银行疯狂体现——最后由水房,即各类金融机构负责分拆洗钱转账。
整个诈骗过程呈现精密的流水线作业,并且随时更换诈骗人员跟进,让被骗者防不胜防,自然如瓮中之鳖。据说剧组为了足够逼真,斥资500万1:1还原反电信诈骗中心,虽然其中吐露出过盛的土豪气息,但也可窥制片方为了真实所做的努力。
这种一比一诈骗还原对现今留守的老年人或是幼稚少年的确是有着真切深刻的科普作用。此外,从《巨额来电》中透露的信任危机也是我为这部影片加分的原因之一。
被巨额来电诈骗的人群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痛点型的,偷税漏税者恐东窗事发,私养小三者忌家宅不安,囊中羞涩者信天有馅饼,家有儿女者怕骨肉受罪……诈骗者直戳痛点,无往不利。另一类是信任型的,对方仿冒公安、检察院、海关等公职人员身份,以被骗者对政府、公共机构90%的信任和10%的害怕为诱饵,成功行骗的也不在少数。
《巨额来电》的这两类诈骗让我心生意外,谁曾想到有一天,信任会成为我们身陷困境的最大破绽。无论是被骗去钱财的民众,还是被林阿海骗去爱情的阿芳,他们最大的破绽,就是对对方的绝对信任。
彭顺不仅将这个思想埋入剧情,也让丁小田在影片中宣之于口。我相信他的目的,并不是令人人自危,而是一种警醒,保持对自己之外的人的警惕,同时也是一种鞭策,公职人员要努力在纷乱的世道紧紧抓牢民众对他们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