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情不及久伴简爱莫许情深
——致一名不合格的父亲
曾老师在群里发了一条简讯,大意如此:每位家长根据孩子的成长经历,写一篇孩子成长案例。我在会场看到这条信息之后,全身一阵激灵,在脑海中全方位搜索我怎样成功教育俺家竖子的事例,却搜索无果,居然没有一件算得上成功的案例,心情一下降到冰点,一脸茫然,感到既悲哀又没落,不知道怎样去写他的成长案例,更何况是一篇充满正能量的文章。于是从心理上就拒绝、拖延、逃避……整个周末在忙碌中麻痹自己,心里很忐忑。
小孩今年已满13周岁,由于工作原因,我们总是聚少离多,在一起的时光加起来还不到三年。尤其是他来到这个世界那一刻我也没有陪在他妈妈身旁,至今我都感到很内疚,不肯原谅自己。时间如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一晃十三年,当他站在我面前时,既熟悉又陌生,满脑子都是他小时候的剪影:调皮、任性、不听话,性格内向、缺乏爱好、不懂礼貌,还时常担心他的身体不好。而如今竖子初长成,在我面前仍然冒冒失失、沉迷游戏、学习能力差、自制力不强、单调缺乏情趣甚至还怀疑他的情商。总之,不是我理想中那样天资聪慧、明眸皓齿、文质彬彬、玉树临风……
周日晚上,他妈妈叫我把他写的成长故事在电脑上打出来。由于他语文成绩不好,我心里犯嘀咕不知道他写成什么鬼样子。在把他的文字变成word文档之前,我浮光掠影地看了一遍他的成长故事,整个人“雕塑”了。他的成熟超出了我的想象,通篇遣词造句不像一个八年级学生应该掌握的词汇,根据对他的了解以及自己的经验这篇文章又不像是“复制粘贴”,从学前班写到幼儿园、从小学写到初中,写到了苦涩的童年、学习的压力、真挚的友谊,从灵魂上叩问了人的自由、人性的弱点以及最后的救赎,这像是一个刚满十三周岁男孩子写的成长故事吗?我在心里连续反问自己,心情跟他的文字一样压抑!瞬间下意识地发现自己在儿子的成长路上已经严重缺位。
你的童年本应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可是你的学前班却在“晶莹的泪光中穿梭而过”、你的幼儿园“仍然夹杂着咸湿的泪水度过”。你两岁半时,由于我们常年在外,家中爷爷奶奶又不能全天陪护,只能过早地送你上学前班,现在回想起来记忆已很模糊。只记得一件事,你在学校“拉臭”后,让老师哭笑不得的是,非要叫老师把“臭臭”包起来,你要带回去,到现在只知道作为我们一家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却没有亲自目送你上学时那渐行渐远瘦小的身影。如今我终于明白你小时候为什么爱哭,只知道你哭起来很讨厌,却不知道你需要父母的关怀。
看到你的成长故事后,原来你的小学六年是如此的苦涩、压抑,就如你所说是一段“黑暗史”。幸好也如你所描绘的有一段友谊、亦或是情谊?帮你度过了那段既艰难又美好的时光。在这里我也庆幸你拥有这段经历,因为在那时那刻家庭没有给你带来幸福和安全感。虽然结局不完美,但是你拥有了烟花绽放的绚烂。同时,也让你明白人生并不完美、不如意十有八九,要学会放弃、妥协,就如你所说“分道扬镳、再复未见”,作为一个人要有这种风度和潇洒,而且我还跟你妈妈说这句话写的真好有心境、有气度。
你的初中时代所说所写我有点不敢苟同。本来在打字时想给你改改,但是心里咯噔了一下,我常年不在家,你也感受不到父亲的存在,我也不知道你的内心世界,我有权利改写你所思所想以及你的人生吗?我默默地想着作为一名父爱、教育、责任全部失位的父亲是没有资格的。因此,你的成长故事所表达的观点和情感我在打字过程中全部“复原”,因为我没有权利进行“文过饰非”改变你内心的真实想法。但是,在字里行间你所流露出来的苦闷和迷惘,我既自责又焦灼,内心很惶恐!
作为一名不合格、不称职的父亲在5000公里外希望你穿透迷雾,不念过去、不畏将来,把握当下,做最本色的自己。
希望你健健康康,有健全的人格,三观要正,可以不优秀、不可以不善良,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有计划、有安排,作息有规律,按时学习、按时吃饭、按时睡觉,在学校里照顾好自己,现在天气冷了请珍重加衣。
希望你快快乐乐,微笑面对生活、坦然面对友谊、自信面对未来,知书达礼、尊敬师长、善于表达情感,多读书、读好书,让知识开阔视野、提升气质。
最后希望你将来就读一所梦寐以求的大学、有一份称心如意的事业、拥有一个美满和谐的家庭,这是作为一个男人的“中国梦”!
现在已是凌晨零点,假以“长情不及久伴、简爱莫许情深”为题,以是表达对儿子最深的歉意,你现在的成长故事没有我,你的将来我不会缺席,以此篇致我的儿子也致我自己更致全中国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