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列传(一)
从前,在王莽、刘玄时期,天下纷扰,礼乐崩溃,典籍文书残缺。到了光武中兴时期,刘秀爱好经术,在没有称帝时,就访求儒雅文士,采集残缺典文,修补遗漏,收罗散遗文籍。以前,四方学士大多怀抱图书逃入山林中。从此以后,儒生都携带书籍,齐集到京师洛阳。范升、陈元、郑兴、杜林、卫宏、刘昆、桓荣等人相继来到。于是国家设立《五经》博士,各人按自己的师法教授学生,《周易》有施、孟、梁丘、京氏学派,《尚书》有欧阳、大小夏侯学派,《诗经》有齐、鲁、韩学派,《礼记》有大小戴学派,《春秋》有严、颜学派,共计十四家儒学博士,由太常负责相关事宜。
29年,朝廷修建起太学,取法古代的模式,祭祀用竹做的笾,用木做的豆以及舞蹈所执的盾和钺,都陈列在太学之中。儒生们穿上直领儒服,学习矩步,在里面徐徐行走。56年,朝廷又修建了辟雍、明堂、灵台。
汉明帝继位后,亲自行礼。他头戴通天冠,身披日月星辰衣,乘坐典礼用的法驾,随后有属车三十六辆,用旄头为前驱进行清道。汉明帝高坐明堂朝见群臣,登上灵台观察云气,随后垂衣,在辟雍亲手切割祭肉,奉献给三老五更,然后飨食宾客。汉明帝与诸侯的射礼完毕后,正襟危坐,各儒生手持经书在前面询问疑惑,臣下和士大夫绕桥门观看听讲,人员多到不可胜数。在此之后,再为功臣子孙、四姓末属另外建立校舍,挑选有才能的学者教授,期门羽林之士都要学习《孝经》章句,匈奴也派子弟入学。在当时,人才济济,学问洋洋,在永平年间,儒学达到鼎盛了啊!
建初年间,汉章帝在白虎观大会儒生,考察经学异同,一连几个月时间。汉章帝亲临指示,就像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汉宣帝和儒生韦玄成、梁丘贺等人在石渠阁讲论经学一样。汉章帝诏令史官写成《白虎通义》,又诏令儒学高士讲授《古文尚书》《毛诗》《谷梁》《左氏春秋》,虽然没有立于学宫,但都提拔优秀者担任讲郎,在近署中做事,这是为了网罗遗漏隐士,广存众家学说。
汉和帝也多次到东观阅览群书。邓太后临朝称制后,学者多有懈怠。这时,樊准、徐防都上书强调儒学的重要,又说儒学官职大多不胜任。邓太后诏令公卿慎重选拔,三署郎通经术的,都得到选举。汉安帝亲政以后,不注重艺文,博士倚席不设侍讲坐席,学舍败坏成为菜园,牧童樵夫在里面采薪割草。汉顺帝有感于翟酺的话,下诏令重新建立学校,共建造二百四十套房屋,一千八百五十间房子。通过考试,对那些考试通晓经书落第的,增补为太学学生,增加甲乙科员各十人,除郡国耆儒外都增补为郎官、太子舍人。
146年,梁太后下诏书说:“大将军以下直到六百石官员,都要派子弟入学,每年就在飨食宾客、与诸侯射礼的这个月集会,以此作为常例。”
从此游学风气渐浓,多到三万多学生。但是寻章摘句不再那么严谨,大多崇尚浮华,儒生们的学习风气逐渐衰微。在党人遭到诛杀后,那些高名善士大多被流放废弃,后来就因愤怒相互争执,以至于互相控告,有的甚至私自贿赂,删改兰台中的漆书经字,以便符合自己的私文。175年,汉灵帝诏令宿儒校定《五经》,刻在石碑上,用古文、篆、隶三体书法互相参照印证,立在太学门前,让天下人以此作为标准。
当初,刘秀迁都回到洛阳,那些经牒、秘密书籍用了两千辆车子运载,从此以后,书籍存量三倍于以前。到了董卓迁都长安时,官吏百姓受到扰乱,在辟雍、东观、兰台、石室、宣明、鸿都中收藏的典籍文章,纷纷散佚,那些缣帛图书,大的连成帷盖,小的制成滕囊。等到王允收拾运到长安的,一共才七十多车,因道路艰险遥远,又丢失了一半。后来长安大乱,经过大火焚烧,就全都消失殆尽了。
洛阳的学者很多,很难详细记载,现在仅收录那些能通经名家的,成为《儒林列传》,有列传的就不再重复录入。如果因名师传承,也要标注姓名,都一并收录在这里,以供考查。
《汉书》中说:“田何传授《周易》给丁宽,丁宽传授给田王孙,田王孙传授给沛县人施雠、东海孟善、琅邪人梁丘贺,于是《周易》有施,孟、梁丘学派。另外,东郡人京房受业《周易》于梁国人焦延寿,另创立京氏学派。还有东莱人费直传授《周易》,教授琅邪人王横,称为费氏学派。《周易》原本使用古字,号称为《古文周易》。另外,沛县人高相传授《周易》,教授儿子高康和兰陵毋将永,称为高氏学派。施、孟、梁丘、京氏四家学派都设立博士,费、高两家则没有设立。”
黄其军
作于2023年6月14日(古历癸卯年四月廿七)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