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考试结束了,当我看到历史试卷的那一刻,我知道,学生们又要考“砸”了。并不是他们学的不好,是这些题目太偏、太难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教育开始刻意关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所谓的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分析、理解、归纳、总结的能力,提升这些能力本是好事,可弄到后来却发展成通过出一些偏、难、怪题来考核学生。美其名曰考核学生核心素养,不如说是哗众取宠、为难师生。
这些偏、难、怪题以让人不知所云为主,擅长编造故事情节,还喜欢跨学科,历史题结合着地理、语文甚至物理,搞得做个题就和参加奥林匹克竞赛似的。
这样的结果是学生学习了课本上的知识和没学差不多,因为课本上的考的很少,大部分都是课外的。如果你知识面广还好,那些以课本知识为基础的中间生和上课不怎么听课学习的边缘生考的分数拉不开差距。这样下去很多原本很努力的中间生就都放弃了,我曾经给不止一个打算放弃学习的中间生谈过话,他们放弃学习的理由都是学不学考出来的分数都差不多。我不知道那些出题的专家听了作何感想,我们的义务·教育阶段并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教育,我觉得初中阶段的学习以知道、了解、理解为主即可,切不可把问题搞得过深、过细、过难,那样挫伤的是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想深入研究可以到高中、大学去深造,没必要在初中就把学习的兴趣压榨没了,更不要说现在“核心素养”培育的“魔爪”已经伸向了小学。
哪位友友能做出这道题并讲出个所以然我奖励10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