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时邻家阿远的五彩记忆》一文中,“我”只是一个代入者——小时候的观察者、道听途说的记录者和如实记载的故事讲解员。正因为真实,就没有人为加入的跌宕起伏,没有刻意营造的峰回路转,更多的是以阿远为主线,将其放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呈现他在少不更事的岁月的种种。
关于阿远在未成年时期酸甜苦辣咸的五彩记忆,我们没有一味去展现他出生于那个地方、那个家庭所遭遇的苦难和他内心的苦楚,也没有试图去把那些苦难与他后来的成长经历之间建立起具有某种对应关系的逻辑勾连。事实上,阿远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充满快乐的,他有常人通常具有的对未来的忧虑,也时刻保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拙文《儿时邻家阿远的五彩记忆》,篇幅约为4.5万字,显得有点拉拉杂杂。除前言与结语外,共分读书郎篇、放牛娃篇、淘气包篇、鬼精灵篇、“大姑娘”篇、玩游戏篇、“看家狗”篇等七篇。
往期回溯: 儿时邻家阿远的五彩记忆
本来还想写一个“新风尚”篇,亦即以当下的眼光看当时的阿远表现出的对农村壮丽图景、农业现代化、农民美好生活的憧憬,鉴于有些素材已在他处呈现,全新的素材也有但不敷构成一个在整体篇幅上与其他系列相对平衡的新系列,就作罢了。
受老同学的一再“蛊惑”,始儿置之不理,继而将信将疑,最终于2月中旬之后注册简书。但刚开始不懂解绑相关社交媒体账号,即使老同学几番截图演示,也是无计可施,只能在零资产的情况下“空转”多日。
3月11日突然开窍,可以公开发文;本文自3月13日开更以来,历时20天,算是写完了。在此,谢谢垂顾于拙文的读者!
除非遭遇特别的变故,就大多数人而言,儿时的经历往往是与父母、家庭,与同学、发小,与故乡、乡邻相联结的。其中,父母、兄弟姐妹成为这些纽带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来自父母的庇护、关爱与责罚,是几乎每个人在少年儿童时期最重要的动力源,更是永恒的记忆。这些关于阿远儿时酸甜苦辣咸的五彩记忆,看起来是对阿远的纪实性述说,赶在清明节之前发完,也算是对阿远父母的怀念。
每个人都是厚厚的一本书。再过几年就是花甲之年的阿远,跨越两个世纪,历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两个重要历史阶段,从草野到庙堂,从穷乡僻壤到繁华都市,从中长渠到东荆河再从汉江到长江然后直通大海,留下了一行行沉重的脚印。
我常常在想,阿远自己也扪心自问,如果阿远没有在近四十年前通过上大学离开家乡会走上一条什么样的人生之路。籍籍无名的乡野村夫?先民办教师再转公办教师?种田能手?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从做小生意开始然后摇身一变为农民企业家?我看都有可能。
毕竟是造化弄人。阿远的足迹只是中国社会的缩影。在他经历的每一个过往,都有着浓郁的社会印痕和家庭、乡里和朋辈的投射。
儿时的阿远,如同千千万万的在那个时代沉浸的人尤其是男孩子一样,更是与在荆楚大地上有着鲜明农耕文化特质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如出一辙。
阿远的宿命是注定如他妈妈梦中直冲九霄的青牛那样远走高飞的,是注定要往东走并汇入汪洋大海。离开了故土但保留了乡愁,一飞冲天但不忘沉潜的阿远,现在从他的乡音、做派看依稀留存了儿时的影,却把他小时候就有的优长发扬光大,把那些在小时候有过的缺失尽可能使之消弭。
也许儿时的阿远才是更真实的,那才是“本我”的写照,而后来的阿远无论学识、视野、能力乃至道德都是显而易见的“进步”了,但那是被形塑出来的,或者说是他为了迎合这个世界而刻意装扮的。
从这个意义看,还是儿时的阿远值得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