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人要经历八个阶段的心理社会演变,这种演变成为心理社会发展(psycho-social development)。这些阶段包括四个童年阶段、一个青春期阶段和三个成年阶段。每一个阶段有这些阶段应完成的任务,并且每个阶段都建立在前一阶段之上,这八个阶段紧密相连。15年前,尚在校园,处于成年早期的阶段,经历着亲密和孤独的冲突。现在想来当时没有处理好这个冲突,孤独感强烈,也并没有随着之后的结婚生娃而得到缓解,有短暂的遗忘,忙碌起来确实不会去想,只是能够独处思考的时候,内心对精神世界的探索、哲学的思考无法抑制。现在处于成年中期,正面临了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不是那种天生母性强到压到一切可以完全奉献的人,所以可以体会到养育孩子和自我专注产生的冲突。陪娃一天完全无暇顾及自己的事情的话,真的会让我抓狂。陪的倒也是心甘情愿,可以带着出去旅游疯玩几天,但是每天也都要忙里偷闲写个作业,如果晚上十点还没空开始写就会有明显的焦虑。所以一直期待着娃儿能够早点到“你看你的书,我看我的书”的阶段,咱俩可以找个安静的咖啡馆泡一下午,不过到了那个时候,估计就是她嫌弃我了,要找自己的小伙伴们玩儿了吧。
扯远了,15年前是大三,记得那年的暑假跑了西安、青岛、日照、威海、连云港,晒黑了之后就没能再白回来;记得那年暑期见习在六合中医院待了三个月,第一次试着控制饮食一两周的时间瘦了十多斤;记得那些学校中的时光,任由着自己的不合群,每天自习完十点钟再骑车回家,每周五去听男神的讲座,至今仍然保留着对易经的兴趣。还有午后自习教室的《哈利波特》,仙剑和轩辕剑的每个产品的豪华版签售,对着动漫感怀流泪和深夜躲在被子里看的小说。曾经以为自己可以按部就班的按照家长所期望的模式继续下去,却在十字路口选择了遵从自己的心,勇敢的做了一个逃兵,只是到现在还没有底气去独立做点事情就,依旧依赖于一份工作,还需要时间去成长。
曾经在医院里陪着患者家属一起流泪,因为一个患者的猝死我们无能为力,这也许也是促成我毅然离开的一个原因,背负不起生命的责任吧。那个时候开始看《西藏生死书》,对自己的生死观影响很大,但是一直没有走上宗教的道路,毕竟还是乐意做个俗人,红尘俗世还没有体验够。另外隐隐感到宗教并不能解决我的困惑,一味的忍与顺从,指向的未必就是那个彼岸或者天堂。一直没有放弃对内心的探索,也知道糊里糊涂的过也许更容易快乐,但是天性如此,想来是做不到了。现在逐渐意识到,自己一直向内关注是导致自己困惑并不减少的原因之一,《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中也提过,外部奖励的影响和内心秩序的建立是不可分的,所以内外双修才是正途吧。
所幸人生中目前才包含了两个15年,现在处于第三个15年的期间,这个期间倒是让自己越来越清楚自己想做的、能做的、要做的事情。如何不虚度,新的小目标是,希望每天一篇千字文能形成习惯,很快训练营结束之后就考验自己的自律情况啦。愿如《山丘》歌词中所说“我一生涓滴意念,侥幸汇成河”,最近的写东西有写着哭也有写着笑的时候,作为对精神分析的内心体验的梳理,也是非常愉快的。
2003年的照片都在娘家,空间里翻到的最早的也就是2010年的了。也到了开始羡慕少年人的活力和记忆力的时期,但倒也还没感伤。每个年纪都有每个年纪的风景。今天的作业激活了很多回忆,记忆的选择也是美好的过往。step by step,不知15年后会不会有可能再完成一次老师的作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