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梦来说,“不”好像是不存在的。
它经常把相反的意见连在一起,或者把它们当做同样的事件来呈现。
它甚至会随意地把相反意思代替了原先的元素而在梦中出现:因此,我们不能一眼望过去就决定一个相反的元素在梦思中是否也是如此的存在或者刚好相反。
在分析梦的过程中,我们能够非常清楚地把这两道思想区分开来。
自我安慰的那部分是比较表面化的,而自责的那部分较为深藏——这两道想法是完全对立的,但性质相像的元素却在梦的显示之中用同样的事件表现。
梦的形成机制所喜欢的逻辑关系只有一种, 那就是相似、和谐,或相近的关系——即“恰似”。
相似、和谐,所谓具有同样归属的——在梦中却以单元化来表现一些关系,或者早已存在于梦思间,或是刚刚才被创造出来。
第一种大概可以称为“仿同”,第二种则称之为“集锦”。
仿同是用在人的身上,而集锦则对事物统一,不过“集锦”也可用于人的身上。而地点则经常被当做人一样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