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玩如果没有同行的玩伴,我们总是会在行囊中带个收缩三脚架,这是用来拍合影的必备工具。当然,如果要求不高,随便叫个路人帮忙按一下也成,总归是个合影。但是如果要求再高一点,希望布局、取景、角度、光线,各种完美搭配成就一张美照,那简直就是吹毛求疵痴心妄想!人家已经按照要求给你把两个人都装到了一个框子里,不歪不斜,没有旁人乱入,已经算是十二万分的高明和用心了,你还想怎样?于是,每次如果是叫不认识的游客帮忙拍照,很少有称心满意的。
相比手机自拍杆,单反相机装上个三脚架,拍出来的效果要完胜手机三条横马路,当然,麻烦程度也是要相应增加不少的。不过我们俩志趣相投,爱拍照不怕烦。到一个地方,总是要拍下不少美照,我说,老了的时候拿出来看看,就当又回到了从前。
在靖江的一大早,我们第一站游完了孤山,按照到此一游的规矩,在孤山寺前的广场上拿出三脚架,搭好架子准备拍合影。因为当天不是休息天,孤山景区游人稀少,从寺里走出来一位阿婆,饶有兴致地看着我们这一番忙碌。
按照先生的要求,我得站到一个他指定的位置作为模特和参照物,然后他在镜头前调整选择角度,并且不停对我作出指示:左边一点,右边一点,往前,往后,抬头,收腹,眼神看哪里?他是一个认真仔细的人,总得五分钟的调整,一切都按照他的要求达到最佳位置。然后他按下延时快门,飞快站到我身边(如何站,站左边还是右边,手势怎么摆,眼神看哪里,也是先前约定好了的),然后两个人凝神静气,微笑、睁眼,等待镜头一闪,拍下一张最称心的摆拍合影。当然,拍好后要马上现场查看的,如果不满意还可以重新来过的。
孤山上的阿婆看我们拍完照片离去,她还站着不动,导致我们拍出来的照片是三个人的合影。于是我们在下山的山路上,又补拍了一张两个人的合影。因为是从下往上仰拍的,我说,我们两个人的脸都拍得胖了。先生说,咱俩本来也不瘦。
在无锡梅园,处处是景,到处都是最佳取景处,唯一要选择的是人少,清幽。好笑的是每次我们拿出这套装备拍合影,总会引起路人好奇观望。先生害羞,有人围观表情就会不自然,我无所谓,爱看不看。
昨晚倒出相机里的照片,一数正好拍了十张合影,每张都好,十全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