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中,应该与任何人都保持“人际距离”。距离不是漠视、冷对他人,也不是时时刻刻怀有防备之心,而是在人际交往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以及乐趣。在职场上,不论是与领导交往,还是同事之间,适当的距离能够使你的职场生活更加的顺利。
纵观职场,一般来讲,在职场中真正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是真诚对待他人,同时又能保持自己独立性,善于和他人保持人际距离的人。而相反地,那些在职场上不懂得与领导以及同事保持一定距离的员工,往往不会受到公司的领导以及同事的欢迎,最后也使职场之路变得越来越难走。
打败你的不是天真而是无邪—适当地保持你的职场距离
单临峰是第三分公司市场开发部一名非常精明能干的业务员,特别爱踢足球,算得上业余的好手。在公司组织的一次与合作单位的足球友谊赛上,单临峰的表现极佳,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还引起了主管市场开发的慕容副总的极大注意-他也是一名足球爱好者。
在当天的比赛中,单临峰飒爽英姿,不仅让专职中锋的慕容副总传出了很多精彩的球,还让慕容副总舒舒服服地拿到了喜人的佳绩。俗话说“球品之中见人品”,单临峰优良的球风、高尚的球德和高超的技艺,让慕容副总很是喜爱。自那场比赛之后,他就经常让单临峰组织公司的足球爱好者在闲暇的时候一起踢球。起先都是踢完球就散伙各自回家,到后来,踢完球还总要一起到饭馆里或大排档上喝上几瓶啤酒,吃上一些烧烤。单临峰和慕容副总渐渐熟悉了起来。在刚开始的时候,单临峰虽然知道慕容副总很欣赏自己,但他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说话、行事都很注意分寸,毕竟自己仅仅是一个普通员工,慕容副总却是公司的老总。不过有一天,慕容副总把单临峰叫到了他的办公室,说:“小峰啊,你最近以来的工作表现很不错。确切地说,各方面表现得都非常出色。你是一个很优秀、很有发展潜力的年轻人。”听慕容副总说到这里,单临峰的心里不禁乐开了花,但是他使劲按捺住自己心中的喜悦,故作平静地对慕容副总说:“谢谢慕容副总的夸奖!其实,我还差得很多呢,我还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向您学习、向您请教,需要您的时刻指导与提携。”慕容副总嘴角流露出了笑意,说:“嗯,小峰啊,知道上进就好,只要你肯努力,一定可以得偿所愿。”说完这话,慕容副总停顿了几秒,接着对单临峰说:“现在,咱们项目部副经理的职位有了空缺,公司正在考察人选呢。我希望你跟着我好好地干,我想是可以争取争取的,你可不要辜负了我对你的期望啊。” 这话实在是太明显了,单临峰听了慕容副总的这些话,笑容满面地说:“我懂得,一直以来,都是您在支持我、教导我和帮助我。如果没有您的教诲和帮助,我是不可能成长发展起来的。我一定不会率负您的期望,我一定跟着您好好干。”单临峰的话说得可谓相当到位。慕容副总不禁笑了起来:“这与你个人的勤奋和努力也是分不开的。作为你的老大哥,我当然希望我的小兄弟能快快成长发展起来,干出一番事业来。”慕容副总边说边站起来走到单临峰身边,点着头用手温和地拍了拍单临峰的肩膀:“小峰啊,好好干,什么都会有的!”
这些不寻常的举动利话评,让他的感到这是慕容副总发出的一个强烈的信号。他用很坚定的语气说:“慕容副总,您就是我的大哥,有您的坐镇指挥,一定可以马到功成。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事后没多久,单临峰当上了项目部的副经理。慕容副总的器重再加上最近的提拔高升,单临峰不禁有些得意忘形起来。单临峰在不经意间总是会情不自禁地跟其他同事讲他又跟慕容副总去和哪个大客户喝酒了、泡温泉了,又给哪个大客户送了什么高档礼物,还说他们经常在一起吃饭喝酒,称兄道弟聊人生,其中有不少话传到了慕容副总的耳朵里。
有一次,公司内部召开某个项目的庆功会。喝到兴奋处,单临峰不禁手舞足蹈起来,摇头晃脑地走到慕容副总面前敬酒。其实礼仪上的下级敬上级是很正常的,但是当着其他领导和同事们的面,单临峰却一把把慕容副总拉到自己的身边,将胳膊搭在了慕容副总的肩上,醉眼蒙眬地说:“来,这么热烈的庆功会,咱们兄弟一定要多喝几杯。”说这话的时候,单临峰的脑袋简直是风中的茄子来回晃个不停,而且舌头都捋不直了。慕容副总面无表情地很机械地和他喝了那杯酒,什么话也没有说。
后来单临峰依然和慕容副总称兄道弟,勾肩搭背,但是慕容副总却开始对他冷淡起来,特别是在公共场合,尤其表现得越发疏远。当了副经理还不到半年,单临峰就因为不适合本职位的工作,被降级调离了项目部。
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在职场中人与人之间距离的作用与意义。常言道:距离可以产生美。
打败你的不是天真而是无邪—适当地保持你的职场距离
职场中的距离可以使得同事之间更加和睦,尤其是上级与下级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便于公司的管理,进而产生更好的工作效率与更加融洽的职场氛围。其实,这也就是心理学上的“刺猬法则”。
“刺猬法则”来源于西方的一则寓言,说的是在寒冷的冬天里,两只刺猬要相依取暖,一开始由于距离太近,各自的刺将对方刺得鲜血淋漓,后来它们调整了姿势,相互之间拉开了适当的距离,不但互相之间能够取暖,而且很好地保护了对方。刺猬法则强调的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
法国总统戴高乐,在自己多年的总统岁月里,一直能成功地运用着这种“刺猬效应”。戴高乐的许多工作人员的工作年限都没有超过两年。通过适度的调动,戴高乐与下属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从而保证了顾问和参谋的思维与决断始终充满朝气,具有新鲜感,同时也杜绝了年长日久的顾问与参谋们以总统或者政府的名义营私舞弊的现象。其实,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职场距离,不仅有益于你积极地参与工作竞争,也有益于你在日常生活里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刺猬法则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就是领导者如果想要搞好工作,就应该与下属保持亲密的关系,但这个“亲密”不是“亲密无间”,而是“亲密有间”的关系,是一种不远不近的非常恰当、非常适度、非常合理的合作关系。与下属保持一定的亲密感,可以避免下属的防备和紧张心理,让下属更加积极地为全局的发展献力献策;而与下属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则可以减少下属对于自已的奉承、恭维、送礼、行贿等行为,可以防止与下属称兄道弟、吃喝不分等行为。这样做既可以获得下属的尊重,又能保证在工作中不丧失原则、不丧失底线。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要做到“疏者密之,密者疏之”,这才是真正的成功之道。
那么,身为公司的职员,应该怎么与别人保持一定的职场距离呢?其实,职场上保持一定的距离,最主要的是把握一个度。特别是在与领导、自己的上司相处的时候,你不要天真地认为走“群众路线”而远离领导,和同事打成一片就可以了。职场生活中,可能有些人认为只要认真做事,就能在公司立足。实际上,即使你这样做,领导也可能会觉得你“表现平平”而炒你的鱿鱼。
打败你的不是天真而是无邪—适当地保持你的职场距离
总之,职场上与上司相处,离得太远,会被忽略;而离得太近,又往往会被伤着。所以,你应该要保持恰当的一个度,让自己在公司立稳脚跟,进而使自己的职场生活更加的顺利。在与领导相处保持一定距离的同时,你也应该学会与你的同事保持一定的距离。在职场上,你不要和自己最亲密的同事议论对公司或者某人的不满。常言道:“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职场上,最可能出卖你的那个人,往往就是知晓你秘密最多的“密友”。职场上你所要明确的是,很多时候,同事之间除了合作伙伴关系,还是潜在的竞争对手。通常来讲,当与同事的目标一致时,那么同事也许是你最亲密的战友;不过,当你与同事的利益发生冲突,那么这种关系就变得摇摇欲坠。在职场关系中,你应该明确的是,言多必失,在与同事保持安全距离的同时,务必管好自己的嘴。不管怎么讲,在职场中要时刻警惕自己的角色,遵守职场中的游戏规则。而且在面对公司利益时,你应该站在大局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必要时学会适当的忍耐和包容。与领导、同事都要保持适当距离,不搞小团体,同时要学会尊重别人。不过,保持职场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需要讲究一定的原则,一定的方式。
在工作中,要做到:工作就是工作,就事论事,秉公办事,掌握尺度。切莫在工作中培养“死党”以及密友,更不要钩心斗角、互相利用。其实,企业的发展,依靠的不是钻营“办公室政治”的小人,而是踏实做人、认真做事的君子。事实上,职场上真正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往往是那些真诚对待他人,同时又能保持自己独立性,善于和别人保持一定人际距离的人。“淡如水”的职场交往原则,不仅有益于参与工作竞争,而且有益于在日常生活里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同时,要注意做到亲密有间,疏而不远。一件物品只有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才能看得真切,看得真实。如果离得太近或者太远,都无法看得清楚。职场中的人际关系也是如此,不管是上下级之间还是同事之间关系太亲近了,有了错误会不便处理,这样也就容易有“搞小团体”、“拉帮结派”或者搞“裙带关系”等不正之风的嫌疑,如此会给职场的领导带来非常不好的影响。如果关系太疏远,容易造成不深入群众,凝聚力减弱,缺乏信任、积极与融洽等问题。因此,保持职场的距离,既不能过于亲近、亲密,也不能太过于疏远、冷漠,这样一方面能展示领导的权威,传递亲和力,同时也能缓解员工的防备与紧张,激发员工的热情和积极性,以便更好地完成工作,创造出更好的人际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