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有这样的疑问,读完一本书过后总是忘了读过的内容?
你是不是有这样的烦恼,拿起一篇文献,总是不知如何发挥作用?
你是不是有这样的疑虑,每次遇到问题总是不知如何思考?
来来来,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里有本葵花宝典——思维导图,只需5分钟,你便能解决烦恼,一身轻松。
简单来说,What,Why,和How三个关键便能把“思维导图”谈得淋漓尽致。
1.What~什么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最早是由托尼·博赞提出的。它是指把发散性的思维用形象化的图像加以呈现,帮助人们更好理清思路的一种方式。 简单来说,思维导图正如课堂笔记。不过近几年思维导图被炒作有点过热,失去了它本应该有的存在方式。
回忆一下教师的板书,不难发现每节课结束的时候,落在黑板上的重点的确字字珠玑。教师的板书正是把知识点用几个短小精悍的关键词,配合不同的颜色,以树枝状加以延伸和拓展,最后以图形化加以呈现。和笔记类似,思维导图也是如此,用“关键词”,“色彩”,“树状图”以及“图形化”这样直观的方式来满足视觉的响应,刺激我们的记忆。
2.Why~为什么要用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工具,既然能帮我们理清思路,看懂paper,唤起记忆,何不加以合理的应用呢?
如果你是新手,可以把思维导图用于记录。比如读书笔记,培训记录,听课记录或者会议记录。当你对思维导图的理解更进一步的时候,思维导图能有效地帮助你写论文,做PPT以及工作总结。等到你能灵活应用思维导图的时候,你就是思维导图界的高手了。你会发现思维导图会对你的问题决策,深度思考以及发散性思考都有着极大的帮助。我们把其称之为思维导图的三个不同阶段,新手期,进阶期以及高手期。
当然,思维导图并不是万能的工具,我们不能神话思维导图,也不能凡事都用之。如果我们连写购物清单或者每日计划都用思维导图的话,那真的是过犹不及。
记住,思维导图是为了理清思路而存在的,不是为了存在而存在。
3.How~怎么用思维导图?
工具
在谈及“如何用思维导图”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知道的便是有哪些工具可以用来绘制导图。目前思维导图的绘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手绘,一种是用软件加以绘制。
个人觉得在看paper,整理思路的时候用手绘思维导图的更能调动左右脑,帮助我们看懂paper,理清思路。一张白纸在手,几把彩笔为辅,你便能开始手绘思维导图了。
当然,当你在做快速阅读或者主题阅读的时候,用电脑软件加以绘制会是不错的选择。因为它不仅省时省力,最重要的是反复修改,长期保存,不用担心阅读过程思维变化时无法改动的问题。
对于windows系统,Xmind不失为好选择,页面相对简洁,操作也比较方便。对于苹果系统,推荐使用mindnode的人也比较多。如果想随身携带思维导图工具的话, 可考虑把Mindjet 装到安卓手机里,苹果手机可选用Lighten。
操作方法
工具有了,如何用好思维导图工具也是一项技术。
手绘思维导图要注意几个要点–线条粗细,色彩搭配以及独特的风格。
一般来说,手绘思维导图是把中心主题写在白纸的正中央,分支主题写在右侧,从上到下顺时针过来,一步步写清楚。
同一级的线条粗细要保持一致,中间最粗,两边最细,层次分明。
每一个小分支要配合不同的颜色。
风格是在不断的摸索中自成一派的,练习得越多,越能抓清问题的关键,形成自己的风格。当然,最重要的是要简洁明了,太过花里胡哨,反倒是舍本求末了。
使用软件制图相对而言比较简单。
以Xmind软件为例,绘制思维导图实际上只用到Tab和Enter两个键。Tab用以添加子节点,Enter用来增加同级节点目录。
其他具体操作在每个软件里都有详细说明,在这里不再班门弄斧了。
技巧
工具有了,操作方法也大概懂了一些,可是要怎样引导自己画出思维导图呢?比如说在看一篇paper时,我该怎么样才能把关键问题找出,怎样画出思维导图,怎样理清思路呢?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what,why和how这几个关键词进行指导,正如我们本文的描述方式。 我们今日主题是“思维导图”,那么落在我们笔记本里中心主题便是“思维导图”四个字。
当我们对思维导图“是什么”加以诠释的时候,第二级分支便是“What”。每个二级分支都会有不同的子分支,如思维导图的概念和特点便是What的两个子分支。
同样,试着在纸上画出思维导图的第二个二级分支“Why”。回忆一下,我们谈及“有何用”的时候,是不是谈了三个不同阶段的应用,那便是它的三个子主题。
同理,当你回忆起第三部分的内容时,你就可以拿出你的笔,很快地画出第三个二级分支“How”以及它的子分支。到这里,本文的思维导图就已经被你画出来了。
当然,绘制思维导图的技巧还有二分法和要素法。二分法相对简单,即考虑事件的正反面。比如我们谈及“Why”的时候,谈到了优点和缺点,就是用了二分法–考虑事物的正反两面。要素法即分离节点,按照整体的各个要素进行分类。比如本文在讲解思维导图,正是以what,why和how这三个要素来讲解的。
最后,再说几个注意事项。
作为思维导图的新手,每看完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一定要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再画出其思维导图。
如果怕记不住,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每句话用一个词概括,每段话用一个词语概括,每部分用一个短语概括,每篇文章用一个短句总结,最后整理成图。(只是一个小建议,不一定对所有人都适用。)
当有了思维导图的粗稿后,再回过头检查paper,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地方,对思维导图进行补充,重新整理,这样才算是真正完成了一次思维导图的绘制,完成了一次思维的审阅。
其实思维导图并不是什么新鲜的工具,简单来说就是学生时代的读书笔记罢了,只是我们已经忘得差不多,现在正是重新拿起它的时候了。
我们可以用它做笔记,用它理清课题的思路,用它完成每一次的深度思考。一起加油吧!
(本文内容是在听了阿何老师关于“思维导图”的微课,加之资料查阅后的产物,有一定的个人思考,也有一定的借阅,希望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