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忌讳在别人面前谈生死,喜欢谈钱。谈钱总是方便,混得好的可以炫耀,大家纷纷附和;混的不好的大家一起想想办法,总之最后其乐融融。但是我是我奶奶亲手带大的最后一个孩子了,古人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动画里说,你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的死去,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的离开。如果我再没有感想,或者一些纪念的东西,那么当我离去时候,奶奶应该是彻底的从世界上消失了。而且我想已经过去两个星期,我应该也能比较客观的看待这件事情。
我是在2.13号的时候听我叔在群里说奶奶仙逝。当时就是感觉非常内疚,后悔。因为她一直希望我带一个女朋友回来看看,当然她也不是执着的人,否则她也活不了那么大。她听说我开2W多就已经很开心了。因为我奶奶104岁了,又经过新冠的摧残,寒假时候感觉她身体确实不行了,比较虚弱,中气不足。那时候动了心思,上网找过人,想买一些姑娘过来装装样子,没人接招也就没有继续,非常后悔。但是错误已经犯了,遗憾已经不可弥补,自己知道自责也是没有用,只是会时不时想起。
一直找不到合适的词,回家的火车上看看高架桥下繁荣的厂房,想到了一个。奶奶就像是一个坐标,因为她奇迹般的长寿,在我心里已经成为神话。外面世界怎么样没有关系,在她那里就是停留在过去,像一根船锚,定住了我们的位置、言行和人品。
奶奶传递给我们家人的价值观第一是生活积极向上、要强,不沉迷于娱乐,要活的好看。
第二是危险的事情不能干,做事以心情为主,虽然不能任性,但是也不要把自己弄得状态很差,特别累或者不开心。物质是一时的,身体是长远的。
但是剧烈变动的社会,让价值观得失变动太大。古训父母在,不远游。而那些真的不远游的,在老家现在饭都快吃不上了,只能出外赚钱,这些现实的无奈让人气短。
回到家的时候,院子里坐满了人,从望风港来的,从淮北来的,仅仅一两天时间,100多人次到来。场面非常宏大,生前她最常跟我抱怨的就是很孤独,死后极尽哀荣。四妈迎了上来,按部就班把我拉到里屋,穿孝服、戴孝帽。中午大家都去吃饭,我讨了个守灵的差事,因为一个人的时候可以揭开被单,看看奶奶的样子,我是多想多看几眼呀!眼圈不由变红。后来跟二哥聊聊近况,悲伤的情绪就没有了。有人在的话,交谈的都是近况,发展,机遇,机会,人事。有人会讽刺葬礼热热闹闹的,就是不怀念逝去的老人,但是如果限于悲痛,也太单调。也没有人性。永远哭泣不可能,因为还是要见人。
我上午到家,我三哥下午到家。他一来就眼睛红红的,我打趣说多跟人聊天,聊聊天,打打招呼,你就会感觉不到什么情绪了。晚上送奶奶上山,第二天培土,也这样劝了他两次。
按部就班跟叔叔、哥哥们把奶奶下葬、入土,轰轰烈烈,应该是平生见过最大的阵仗了。在一起挖坟、培土的时候大家嘻嘻哈哈,等在车里两三个人的时候,叔叔伯伯们突然情绪就上来,声音开始嘶哑了,但是很快也就控制住了。
只有在半夜,一个人时候才能想想奶奶对自己的养育。
这周我的心态十分复杂,中国人内敛的性格,应酬的社会属性,及时行乐的现实,怀旧的感伤,人事变迁的愁肠,失去依靠的无助,都综合在了一起。
生而为人,把悲伤留给自己。人前快乐,显得好像没有忧愁。夜深人静时候,风吹动树叶,地上影子摇曳,把红心掏了出来,一点点擦拭,想着从小带大自己的奶奶没有了,从此空唠唠的。想起小时候奶奶摇着蒲扇扇凉风、吹蚊子的样子,再也没人对你这么好了,永远都见不到了,永远也说不上话了,永远有多远,悲伤就有多久。慢慢巨大的悲伤从眼里流了出来。
积极的想,他们也只是先去天堂占座了,在等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