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媛媛
我对吴忠美食的记忆,不是美味的麻辣烫,亦不是每个店里主打的招牌菜,而是鲜香的手抓羊肉。
原以为吴忠是一个很普通的地方,然而几年的学习生涯让我彻底地了解了吴忠这个地方。
第一次到吴忠是到新学校报名,记得那天我和父母乘坐了三个小时的大巴车,才到久违的吴忠。到了汽车站之后,找了好大一圈,才到达市中心。
这个地方叫吴忠市利通区,是一个绿化好,回族人情味浓厚的地方。
当一栋栋楼层高度中等的大楼陈列在眼前,彻底摆脱老家的时候,此刻城市化的情景让我对未来的生活产生了无限的向往。
虽然在从小到大的小县城里,并不缺少楼房,也不缺少现代化的设备以及产品,但是这个新的环境总会让我产生无限的遐想。老家人都喜欢把吴忠人称之为“亚子”,并不是说他们跟我们不一样,是他们的口音听起来让人感觉妖娆,好听。
九月的吴忠,异常的热。所有建筑整齐地排列在街道上,如同一个个僵尸一样,心甘情愿地接受着“拷问”。不止是建筑,就连行人们都是艰难地行进着。
到达市中心之后,终于找到一家大型的餐厅。我们来到餐厅门口,看到里面有拥挤的客人,即便站在门外也能听到餐厅服务员传菜以及后厨做饭的声音。我们稍微站了一会儿,就进去了。进去之后服务员热情地招待了我们,然后安排我们坐在刚刚收拾完的桌子前。随即爸爸就点了吴忠本地的特色美食——羊肉手抓。
我们足足等了有20多分钟,点的手抓终于端上来了。这也是我第一次在餐厅吃手抓,只见这些鲜香的羊肉被后厨的人员切成一条一条的,颜色也很好看,被摆在长形的白色盘子里。等父母动过筷子之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了一条。带上一次性手套,然后放在调好的汁子里,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入口那一刻,感觉一股窜香的味道瞬间钻进我的鼻子里,肉质嫩滑,瞬间感觉化了。那味道至今想起来都美味无穷。
手抓选用的原材料是选用本地的盐池滩羊肉,由阿訇(回族地位最高的人)亲自宰割。烹饪方式也极为简单,羊肉洗净凉水入锅,旺火烧沸,撇去浮沫后清洗干净,再次凉水入锅,煮开后改用小火慢炖,可加入适量盐、花椒、生姜、草果等调料,待筷子能轻松插入羊肉时即可捞出。
原汁原味的手抓羊肉,鲜而不膻,嫩而不腻,即使什么调料都不放也非常好吃。如果吃不惯羊肉清淡的甘甜味,椒盐、麻辣、蒜泥、芝麻酱……不同的蘸料,不同的味道,也会碰撞出不同的美味。
那份手抓,让我重新认识了羊羔肉。在家的时候一直吃的本地的羊羔肉,来到这里之后,换了口味,肉质也跟之前不一样。所以嗅觉让我很灵敏地察觉到了其中的美味。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很怀念那种味道。
两年后的某一天,因为参加文学培训班,所以去了一趟青铜峡。
相比吴忠,青铜峡的街道就显得安逸多了。给我的感觉就是小商小贩比较多。窄小的街道,类似于县城的门面房,偶尔夹杂在街道中间的书店,以及学校,逐渐填补了这个狭小的市区。他们过着安逸的生活,照顾着自己的家庭。让本该平淡的生活,产生了无限绚烂的颜色。但这样的生活,又显得那么充实,每个人都在平平淡淡,安安静静地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人生。
我们那天在青铜峡宾馆参加培训,培训完之后,拿着各自的餐券去吃午餐。培训长达四个小时,所以在午餐面前,大家的状态应该都可以用饥肠辘辘这一个词来形容。我们排着长长的队伍,挨个夹着自己喜欢的饭菜。轮到我夹的时候,我先是夹了一点小菜,直到往前走的时候,我一眼就看到了熟悉的手抓羊肉。只见它安静地排放在那里,不同的是,上面撒了一些少许的香菜,有了绿色的点缀,羊肉显得更加的好看。还没到跟前,我就感觉垂涎三尺。强烈的欲望,让我迫不及待地走到跟前夹了两块。端着调好的汁子,然后来到了餐桌前。先是跟文友们互相打了个招呼,然后津津有味地品尝了起来。不同的是,这里的羊羔肉夹杂着少许的家乡味,吃起来感觉味道更浓郁了。
直到这时,我才终于明白,为什么盐池滩羊肉远近闻名,吸引着区内外的人。因为它的肉质里面不仅夹杂着自然的味道,带有一种鲜香的味道。同时,还携带着家乡的影子,让每一个在外求学或者工作的人,都能感受到充足的安全感。
作者简介:田媛媛,笔名文雅,幼儿教师,青铜峡作家之家学员,中卫市作协会员,爱好写作,看书,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