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一个家庭工作,孩子六岁。
几次个案后,我给一个六岁孩子的家人的一封信:
他(孩子)数学很好,喜欢阅读,擅长集中注意力,对外界好奇,对其他人生命感兴趣,擅长画画,很多朋友,与外公关系很好。
对孩子说:在特别艰难的时候,你也想了很多,你尝试镇定,觉得神会保佑你,你也尝试让妈妈强大,你们互相保护彼此,她用身体保护你,你也保护她。
我们一起去谈糟糕的一天,你说你有个直觉,这次会谈会让我变得强大,你不会用语言表达,但你可以感觉得到。
我想问,在你的家族,你们是不是彼此照顾,就像你和妈妈一样?
我希望以后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可以活成勇敢和爱的榜样,带着尊重去爱。
与同学讨论老师为什么这么写信,对孩子有什么意义?
敏娜:爱可以疗愈一切,只要有爱的力量,就可以创造出克服苦难,走出困境的可能性。
老师:叙事治疗师的作用是赋予行动意义。
你们看到孩子对事情,对妈妈有贡献这是很有意义,这可以带动他的主观能动性。
我们要用问话的形式找出他的能动性。
我们去发掘意义,而不是赋予,意义本来就有,只是需要发掘。
孩子具有和成人一样的能力能量,只要我们认可并引导。
我经常让神引导我做个案,而且我帮助那些有信仰的人去更好的理解信仰对他们的帮助。
同学问:似无还有是不是一个挖掘的过程?
老师:当我们说不好的时候好一定存在,当人们说生命对他不公平,他们可能对公平很看重,我们要看到事物的两面性。
他不会意识到他需要公平,所以我帮助他把隐藏变成可见。
我们让一个故事更深是看家庭传承,是看故事延伸,让它更丰富。
老师解读四岁的zn的故事
zn有无法描述的恐惧,他的突然转变,是看到小两岁的弟弟从很高的地方掉下来,头碰地,很幸运的是弟弟被救过来了。
但自从那个事件开始,恐惧控制了他的生命,在这天之前,zn很喜欢玩,很喜欢玩和滑水,那天之后,他变得很焦虑,变得担心危险,无时不刻,他觉得水管是蛇,听到警笛声以为是冲他来,捉他走的。
他以前很有想象力,现在只觉得危险无处不在。
他们来找我,几次过后,我告诉他我为他写了一个故事,而且播放给他看。
我写的故事内容如下:
zn是好哥哥(有拥抱有爱),友善细心,是努力的人,有创造力,有趣,憨厚,聪明,容易兴奋,热情,总是能看到光明面,勇敢,能把事情想通。
zn对友善的想法传承于妈妈的家族,兄弟姐妹们都是这样的人,当他被欺负,他们一起帮助他,他们对宠物很好,什么都做,包括照顾它们,带它们散步,清理便便,而父母们都知道他们优秀的品质。
他们做义工,帮助筹款,甚至拿自己的钱出来,他们的爸爸都没有说过别人坏话。
家族里有很多的关爱,包括爸爸和叔叔,阿姨,曾祖父也友善。
zn可以把恐惧变成乐趣,恶梦变成美梦,他可以给自己讲故事,像机器一样用自己的想象力。有时候需要帮助,但其他时候他可以自己做好。
后来zn的妈妈把我的内容打印出来,晚上和他一起读这个故事书。
另外一个四岁半的孩子在学校被推倒了,过来找我个案,我们共同探讨如何应对忧虑:
成人是怎么应对忧虑:
正念想法
和朋友谈谈
跟自己说忧虑没用
而孩子是怎么打倒忧虑:
用大炮打倒忧虑到沙漠
给塑像带假发,扮演我,忧虑就会找他,不找我了。
给塑像一个按钮,忧虑就变成老鹰飞走。
我去访谈一位已经80岁的老太太:
老太太:我特别珍视的英语老师,他在高四时候,他教会我们怎么阅读,怎么看文章,怎么做一个能质疑的阅读者,我却以为做一个质疑者是要推广到所有事情。
比如想要灵魂伴侣,比如所有事情都要完美。
这个老师很聪明,和他同样聪明的太太去过世界很多地方,但最后去到我们那里,一个只有3000多人的小镇,定居下来。
老太太的疑问:我的疑问是为什么这些特别聪明的人最后定居在这么小的一个地方?
为什么他们需要在那里,我懂的不多,很好奇为什么。
我们以前有个社群,名字叫走路去上学,我们一起上学,彼此有伴。当时觉得很重要,现在找不到这样的群体了。
生命中我们总是有一些重要的人和事,是我们珍视的。
老师问:你带着你珍视的前行有什么不同?
老太太:我想我姐姐会提供宝石般的想法,我保留了一些信件,它对于我很珍贵,能给我启发和能量。
练习探讨
同学之间讨论,六人小组:
问题一:有什么问题问治疗师?
问题二:我们怎么问老太太更多问题?
问题一
同学:老师是怎么想到传承方向的提问?
(老师当时说:我可能扯得有点远,你怎么会想到这和传承有关?,)
同学:你为什么问他们定居在这里?
老师:我好奇他们怎么会定居在这里,改变了小镇的文化?(我工作大部分是小孩,小孩是打破界限的专家,所以我总是很跳跃。)
同学:为什么问完有限制后就没有以后了?
老师:你可以提出你的提问。你可以丰富自己的故事。
同学:我是好奇你怎么会提问传承?
老师:我只是希望丰富故事,所以选择了这个入口。
问题一
同学:你问她老师叫什么名字?你是怎么看你自己的提问?
老师:你怎么会问?
同学:我觉得当你问了名字,气氛变得慎重起来,后来看起来好像拍纪录片,你为什么这么问?
老师:我们在联系中认识自己,我本来想带一个视频过来,有位男士说丢了自己。我想支持他。他过度依赖太太,没有她,他没法正确看待自己。其实当我们太渴望被认同,我们丢失了部分自己。
我问老太太是我觉得这是身份认同加倍的方式。
同学:我觉得像魔法的方式,提问了似无还有的问题。她说了对夫妻的困惑,你却问了她很好的角度,你是怎么做到?
老师:你会怎么问?
同学:我好奇你怎么想到这个角度?
老师:什么问题?
同学:他们改变了小镇。
问题二
从似无还有开始问
同学问老太太:你刚才提到的走到学校途中的感想,关于老师为什么停留在小镇有答案了么?
老师:为什么你这么问?
同学:我觉得她说社群给她安全感,她也想构建这样的社群,但是她还没有做到。
老师:你希望她怎么回答。
同学:我对其他人爱护但我没法做到我的目标,我觉得挫败,同时我对自己负责。
老师:你的提问很棒呀!
问题二
同学问老太太:你提到跟老师的事件中,你喜欢你姐姐的风格,你希望他看到你的家庭,你希望他看到怎样的家庭?
老师:你想她怎么回答?是丰富故事还是身份认同?
同学:我觉得是见证,她怎么保护家人,不去批判别人,不觉得理所当然。
老师:你的问题很棒。
问题二
同学问老太太:还有谁看到你的文章?他们怎么看?他们有什么想法?如果我去访问小镇的人们,他们怎么说?
同学:我去到小镇,跟人们说你的故事引起我的好奇,所以我来看看,人们会怎么说?
老师:你想丰富小镇?
同学:是的
问题一
同学:你说那对夫妻被小镇的伦理或者道德影响来到小镇定居。你却问她为什么夫妻改变了小镇?为什么是反的。
老师:你听错了,是他们改变了小镇的伦理和道德。
老师强调:对于无助的来访者,特别是被动来咨询的,他们被剥夺了自己做决定的能力。
我们要调动他的主观能动性,但需要时间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