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1共生教育主张的理解

昨天晚上重新听了邝红军老师和凌校长在直播间的对话,提到《教学主张》这本书的阅读顺序,先读倒序后顺序的建议,前一天阅读第一章内容,有一个模糊认识。

今天早上开始附录部分的阅读,理解了前两个链接内容,发表在杂志上的理论文章内容,阅读到两个主张。分别是学校的共生教育主张和邱磊老师的“共存共生,跨界融合”个人教学主张。

今天简要表达自己对共生教育学校教育主张的读书简记。

共生教育是一种教育主张,理解文章结构,认识共生教育,共生教育的实施策略,尤其是共生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遵循的四大原则,分别是1尊重多元,以异质为资源,读到了学校场域中的差异化培养。2顺其自然,以生命为前提,顺应天性,因势利导,因材施教。3对话生成,以交往为路径。4协调发展,以和谐为指向。有意识察觉当下的学生状态,就是个性化比较明显的,如何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体会出团队学习的合力,形成聚焦的向上变好的方向呢?

统筹设计共生的学校建设路径为,通过学校文化建设,教师团队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改革和到的涵养多个维度发力,营造学校共生场域。

疑问是表格当中的生态十七学校教育范式的生态时期这个名词。是当下这个时代吗?这个名词“生态时期”是生物学名词,还是一般意义上的这个时代的介绍,很形象,互利共生的共同体。生态系统一样的内循环。想到这里,回顾到共生也是一种生态系统中的生存关系。

阅读到书中文字更有了一份智慧光芒照亮的感受。共生教育强调基础的先在性,在教育现实中找到先在的教育基础,比如文中提到的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合作互助,彼此间相互尊重相互包容,正确应对个体与群体间不可避免的紧张关系,在有序合理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实现各自最优化的发展。

读到这里感受到系统性在于完整程度上,总是意犹未尽,专家都是能够再往前探究一步,就有了步步为营的架构。再往前看一点,就看到了远方的诗意。登高远眺,就有了全局意识和通盘考虑。而不是如同当下的我碎片化思考,需要聚焦,抵达深度,需要深度阅读之后的拓展思维,需要明确深度基础上的广度才是有价值的思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