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书籍:《共情的力量》
阅读内容:第3章
阅读前自我提问:为什么有些人看起来很冷漠,很难共情到别人的情绪?
书籍中的解答:
生活中总有这样一类人,他们经常无视身边人的情绪变化。有时候明明别人很痛苦,但他们却总是在别人伤口上撒盐,甚至还表现得非常冷漠。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这其实是他们无法共情到别人的情绪。书籍里提到了人类独有的镜映能力。作者告诉我们:“人们就像镜子一样呈现出生活中看到的东西,人们的共情能力也会因生命早期的经验而相应地拓展或收缩。”
如果我们没有从别人那得到共情,比如小时候,我们说的话总被忽略,大笑的时候没人跟我们一起笑;我们因为痛苦或害怕哭泣时,他人告诉我们流泪是不对的,那我们就开始避免表露出这些情绪。
如果我们的父母总是不专心,抑郁或满是愤怒和怨恨,那么他们给我们呈现出的那面镜子也是被扭曲的现实。通过这面镜子,我们只能看到一些扭曲的画面、以及不切实际的自我图像。
这也就是为什么生在充满怨恨家庭里的小孩们,长大之后他们的心灵都有可能会受到扭曲,或是要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相反,如果我们的父母或监护人能在我们受伤时给到真心关注,或是细心地照料,用充满爱意的语言跟我们说话,那么我们就会感受到被接纳,被理解,并逐渐获得信心来表达越来越多的情绪。当我们所注视的镜子是清晰的、未被扭曲的,那我们就能看到真实的自己,更容易共情到别人的清晰。
由此可见,有些人看起来很冷漠,并不是他们没有共情的能力,只不过在早期的时候,这项能力有时候会因原生家庭的影响,而被隐藏起来了。
因此,要想加深个体对自己的感知,加强自己与他人的连接,我们需要学会表达共情。这也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