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你读过哪本书,这本书对你的生活产生了哪些改变呢?帮助你解决了什么难题呢?你为之付出了哪些行动呢?
也许你读过了《高效人士的7个好习惯》,但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践行过其中的一个习惯呢?
也许你读过了不少名著,比如《简·爱》《人生海海》等等,但你除了知道了一个有意思的故事之外,你还有什么别的收获呢?
如果以上问题你的答案都是“没有”,那么你很可能只是在“伪学习”。
“伪学习”的人看上去很勤奋,但最后花了大把时间,却没有什么成长。这就是传说中的“你的努力,最后只是感动了自己”。用思维上的勤奋掩盖了行动上的懒惰。
书读完了之后,书还是书,你还是你,书里的核心知识没有转成你的自身能力,无法运用到实践中,也无法解决问题。因此读再多的书,效果也是有限的。
那么,现在你需要的不是读更多的书,而是静下心来思考:为什么学习对我的生活没有太大改变?究竟我该怎么学,才能更有价值和效率?
作者赵周老师开创的“RIA便签学习法”。能更好的帮助我们解决【读书为我所用】的目的。
在读书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三种不同颜色、大概掌心大小的便签粘纸。接着,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RIA。
RIA其实是三个单词的首字母。所谓“R”,就是reading,也就是阅读;所谓“I”,就是interpretation,也就是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
所谓“A”就是Appropriation,A分成两个部分,A1是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A2是描述自己的应用。
RIA便签学习法就是先进行R,阅读,然后用3种不同颜色的便签纸,分别来做I——重述信息、A1——关联经验、A2——实际应用,这三种便签笔记。
☞第一张便签纸写的是“I”的内容,就是❶用自己的语言把书里的信息重新叙述一遍。
☞第二张便签纸写的是“A1”的内容,也就是❷将书里的内容和自己的经验联结起来,在便签上描述自己的相关经历。
☞第三张便签纸写的是“A2”的内容,也就是❸要写清楚如何应用书里的知识➽确立目标➽采取行动。
如何具体操作?接下来大家跟我一起做:
首先第一步选书(学以致用类)
如果你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娱乐休闲或者审美享受,那么就不适合使用RIA便签学习法。
第二步:带着问题去开始阅读。
在阅读的过程中,当你发现对自己有价值、有启发的内容记录并开始第三步复述
第三步,也就是使用I便签复述书里的知识点。先细读知识点,然后把这个知识点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并把它记录在便签上,再把这张便签贴在相应的书页上。这里注意:复述并不等于抄写。必须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抄写不经过大脑思考和加工,毫无意义。
构建知识体系:
当我们能够实现高效阅读之后,我们就要开始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思维升级。
没有知识体系的人读书,只会被书里的观点牵着鼻子走,永远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
没有体系的学习,拥有再多的知识也是一盘散沙,搭建不起思维的大厦。
那么我们该如何构建知识体系呢?书中给我们介绍了构建知识体系的三个维度和三种思路:
☞构建知识体系三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分析信息的前因后果。
第二个维度,也就是适用边界。
第三个维度——反思和行动。
☞搭建知识体系的三个思路:
第一个思路是从问题出发。它的意思是,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我们要用之前讲的前因后果、适用边界去分析这个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书里找答案。
第二个思路是要从点到网。所谓“点”就是碎片化的知识,所谓“网”就是知识体系。
第三个思路,那就是从网到点。你可以精心挑选一本讲沟通能力的书,然后对这本书进行梳理。
假设这本书分成三个部分,包括沟通的原则、沟通的策略、沟通的常见问题。那么你就可以把之前收集到的便签贴到相应的部分里。
通过这样不断梳理、收集,你就能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让书里的内容变成你自身的能力。
有效学习的五大公理。
第一个公理,自我导向。在读书之前,我们必须先清楚自己读书要达到什么目标,要解决哪些问题。
第二个公理——关联经验;将书里的知识点和已有的经验联系在一起。
第三个公理强调实践;我们在阅读这本人际交往的书时,不能光知道记笔记,还要把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
第四个公里聚焦解决问题;比如:你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是太过自卑,还是太过冲动,你就要着重关注相关的内容。
第五个公理内在驱动。能通过读书来解决问题时,我们自然就会获得学习的乐趣,从而把读书这件事坚持下来。
通过以上学习,你找到自己阅读的目的和方向了吗?你是真的在阅读还是在“伪学习”?
有启发的可以一起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