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189-《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要事第一

[笔记打卡]:骁凡

[打卡日期]:2018/11/13

[累计坚持]:这是我坚持学习的第189天️

[学习内容]: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要事第一

[学习笔记]:

概念:要事第一

你之所以这么忙,甚至忙到焦虑,是因为你一直在处理“重要且紧急”的事情。重要,所以不能不做;紧急,所以必须现在做。迫在眉睫、兵临城下,能不焦虑吗?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减少“重要且紧急”的事情。

怎么做呢?史蒂芬·柯维说,那你就需要《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说的第三个习惯了:要事第一。

案例

美国某小镇有一个消防队。他们是真的“救火队员”,救的是“真火”。火光就是命令,火场就是战场,他们也总是疲于奔命于各种“重要且紧急”的火情。

他们有办法减少“重要且紧急”事情 —— “救火”吗?有的同学可能会想,救火不就是你们存在的意义吗?不救火,那还要你们何用?

这个消防队不这么认为。为了让自己不必每天出生入死,他们决定,在救火之外,派专门的队员上街检查救火设备、老化电路、易燃物和各种隐患,并逐项反应改进。

一开始工作量更大了,而且效果并不明显,但一段时间之后,大家发现这个小镇的火情真的减少了。而因此,消防队就有更多时间上街检查,然后火情进一步减少。最终,这个消防队的主要工作,变成了防火,而不是救火。

专注于重要(但还不紧急)的事情,在它慢慢变得紧急之前完成它,这就是“要事第一”。

️运用:学习“时间管理矩阵”法

史蒂芬以轻重为一维,缓急为另一维,构建了一个二维四象限图:时间管理矩阵。

在西方管理中,常会使用“二维四象限”分析工具。

回到“时间管理矩阵”。为了养成“要事第一”的习惯,我们针对四个象限,应该用不同的策略。

第一象限,重要,并且紧急。

突如其来的公司公关危机,下周就要提交的投标方案,追赶本月销售指标,在重大行业论坛上的演讲文稿等等,这些都是重要,并且紧急的事情。

虽然这个象限的事情,是你的焦虑之源,但是对待它们你并没有什么讨巧的办法,只有立刻、马上动手完成,杀掉一个是一个。

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紧急。

每周检查项目进度、风险控制点,招聘更好的人才、清除污水员工,常规性拜访客户,和合作伙伴座谈,结识真正的高手,扩展自己的人脉,一次真正的休息等等,这些都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

因为不紧急,它们常常往后排,再往后排,直到变成重要,并且紧急的事:污水员工逼走了几个优秀员工,客户因为疏于沟通而流失给了竞争对手,项目风险雨后春笋一样浮现,书到用时方恨少、车到山前发现没学过套路。

要事第一,其实就是指:把时间尽量优先花在第二象限。

第三象限,紧急,但不重要。

电脑上经常跳出来的新邮件,手机嘟嘟嘟的各种通知,各种可参加、可不参加的会议、论坛、活动:哎,你有空也来吧。

这些事情也许是紧急的事情,但很多并不重要。试着关掉邮件、关掉电脑、关掉手机。对于“哎,你有空也来吧”的活动,你应该一律没空。别编理由,温柔而坚定地说:谢谢啊,我就不去了。

为什么没有时间做第二象限的事?因为第三象限的事做太多了。

第四象限,不重要,也不紧急。

各种无关紧要的事情,在公司叽里呱啦地八卦、在家里稀里哗啦地追剧,都应该戒掉。除非你认为这些对你是“真正的休息”,但别休息上瘾了。

️小结:认识要事第一

要事第一,就是主动干掉一切“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拒绝大部分“紧急,但不重要”的事,直到小于15%,这样你就可以把65%~80%的时间花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上,并因此,把焦虑之源,“重要,并且紧急”的事情,减少到20%~25%,达到“忙,但不焦虑”的“要事第一”的境界。

这时候,你可以也像比尔·盖茨一样得瑟地说:我不忙,我只是时间不够。


[思考应用]:

1.我们之所以会觉得总是处于焦虑和压力之中,是因为我们总让自己在处理那些“重要紧急”的事情,而那些“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往往拖着拖着也变成了前者。而摆脱疲劳怪圈的根本方法,是让自己想办法去处理那些重要不紧急的事情,从而让自己的时间变得更可控。

2.要去规划自己的时间,并且把事情按照优先级别划分好,再去执行。这里推荐《搞定》这本书给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其中的规划思维。我们很多时候顾此失彼,就是因为没有一个清晰的规划。人生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规划:按照事情轻重缓急,按照自己的角色定位。

3.要解放时间,就要学会授权出去,让别人帮你解决一部分任务。否则你就会把事情都堆积在自己这里。 把预期成果 指导方针 可用资源 责任归属 明确奖惩 交代清楚后验收结果就可以。

[坚持习惯]:

学习+联络家人+思考+运动+看书

[今日感悟]:

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规划,知道什么东西是当下阶段最重要的事情,把这些重要的事情先按照顺序放进规划里,然后再穿插其他不那么重要的事情,这样才能从容应对,游刃有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