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亲身体验发现,合群真的会让人变懒,它不仅是行动上的变懒,思维上也会跟着变懒。
作为一名常年在外的打工人,最期待的就是一年一聚的春节,村里所有的朋友和熟人都回到了自己的老家。
一年当中,每个人都经历了属于自己的故事,一个朋友有一个故事,十个朋友便有十个。
当十个人一起坐下来闲聊畅游的时候,许多的故事便被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趣的下午茶会。
长大后,不再喜欢花里胡哨的疯玩,反而大家坐在一起讲着自己的故事,显得更加真实舒服。
最近,朋友都回来了,我们日常的活动就是晒太阳闲聊、嗑瓜子、打羽毛球、分享各自手机里的图片等等。
这种朴实的生活非常的惬意,它很难得但也挺浪费时间,当人们过度的享受于某一种状态时,它反而对我们有害。
因为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光太快乐太舒服了,我发现我因为没有把握好度反而让自己变得懒惰起来。
玩归玩,但学习和思考的时间一定不能被剥夺,每天白天至少需要腾出两个小时的时间独处。
可以是自己在房间看一部电影,或者看一些名人的短视频,又或者是看一本喜欢的书,不管以任何方式自处,我想独处时大脑一定比合群更勤奋、更爱思考。
看一部电影,不仅能给到视觉上的冲击,也能引发自己的观点,通过电影里面的故事反射自我,最后,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库。
看名人视频也是,他们之所以能名扬千里,肯定是有一定的道理。
比如我很喜欢的一位作家——蒋方舟,看她的短视频,我即能被治愈,也能带动大脑的思考。
又或者是曾仕强老先生,虽然他已经去世了,但他留下来的文学素养和观点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每次看他的视频,都能刷新自己的认知。
还有看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看书是一种非常享受的过程,不管有任何不好的情绪,只要一头扎进书里,书中的文字都能给我们很好的洗礼。
看书还有一种很神奇的功效,它具有隐蔽性。
现在阅读到的知识,在未来的某一个节点,它能清晰的点亮自己,也可能是书中的一句话足以改变当下的状态。
最后,合群看起来很舒服,但也很容易让人颓废懊恼,而不合群看起来很孤独,但只要往书桌一坐,便成为了一位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