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暑假,在刘忠伟老师的引荐下,我自费参加了教师成长学院,这次研修学习,注定要成为我专业成长中的一次里程碑。5天的时间,学习强度之大,名师阵容之强,学习内容之丰富,学员讨论交流的热情之高涨,不断地刷新着我对培训、学习的认识。在一次次的深度研修中,点燃了我主动学习、挑战自我的激情,唤醒了我学习、思考的热情,引领着我从自然的成长走向自觉的成长。
回首成长学院的学习生活,不得不提与贲老师同课异构的学习经历。说实话,能在成长学院的舞台上研讨自己的课堂,一直是我的心愿,而这一次很幸运地和贲老师共同研究一节课,我是既激动又紧张。虽说工作了近20年,大大小小的公开课也上过不少,可我从来没有像那节课那样紧张过。还记得上课的前一晚,为了不影响同伴的休息,我在走廊里备课到深夜。可怎么也没想到,我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刚一上课,就遇到了一个”下马威“,让本来就紧张不已的我心中更加慌乱。短暂的焦灼之后,我迅速调整方案,让学生做小老师,课堂磕磕绊绊总算上完。课后,老师们针对这节课进行了激烈的的讨论和交流,贲老师又通过模拟课堂的形式,对这节课进行了深入的解析与指导。不仅使我对这节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让我看到了自身的问题和不足。
课虽然失败了,但我并不遗憾,只有经历过痛,才是真正的成长。经历了这次洗礼,使我开始对自己的专业成长进行反思和规划,我告诉自己:是时候该突破自己原来的“围城”了。
于是,从成长学院回来的当天,我便为自己制定了“读、思、行、研、写”的成长规划。半年的时间,我阅读了5本专业书籍,主动研磨了两节精品课例,讲了5节县级、校级公开课,跟随县教研员的足迹,参加了两次送教下乡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在10月份,我荣幸地成为县教师进修学校的外聘教师,第一次作为培训者对全县的老师们进行培训。与此同时,我克服了以往“只做不思”的惰性,逼着自己用文字来记录每天的思考和感悟,看着简书上日更165天、16多万字的记录,我简直不敢相信这都是我写出来的。虽然这些数并不值得一提,但对于谈“写”色变的我来说,这真算得上是一次重大突破了。
每一次经历,都是一种成长,半年的学习和行走,使我更加明晰了前行的方向和道路,也让我慢慢地发生了一些改变。如今,走在读书、思考、磨课、研究、写作的道路上,我品味着成长的快乐,体验着成长的乐趣。2020年,我将继续坚守课堂,稳步前进,在研读教材,研磨课堂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在阅读和写作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回首2019,收获满满,展望2020,砥砺前行。在2020年的春节即将来临之际,我想对支持和包容我的家人们,给鼓励和帮助我的朋友们,真诚地道一声:感谢!祝福所有的人在新的一年万事顺利,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