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屹耳
今天是6月7号,一年一度的高考又来临了。
在朋友圈和各种社交平台上,看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高考加油”,毕竟这是人生中为数不多的一次拼实力,而不是拼颜值的考试。
每年到这一天,我都会想到这句话,送给所有高考的人:
愿你们合上笔盖的刹那,有着侠客收剑入鞘般的骄傲。
01
最近在看电视剧《忽而今夏》,印象最深的就是女主何洛,在遇见章远之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学渣,物理考20多分的那种,可谁都没有想到高考时,她是学校唯一一个考上华清(现在的清华)的人。
她的奋起直追,起初是因为夸下了海口想要证明自己,到最后演变成爱情的力量,抛开她的学习动机,其实是一个特别励志的过程。
既然,学习上有短板,就应该找准根源,去弥补。拿物理成绩来说,她找班上学习成绩最好的章远来给她补习,虽然已是高中生,但底子太差,就从初中物理开始入手,一本一本一遍一遍地刷题。
这是过程非常痛苦,要硬着头皮做自己不喜欢的功课,还要在别人玩耍的时候闷头做题,随时面临情绪的崩溃。
也正是这种坚持,才能让她脱颖而出,考上了自己曾经连想都不敢想的学校。
在书籍《精进》中,有章节专门讲述了如何判定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相对于高考,它就是一件“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收益大,还不容易衰退),用三年的努力换来进入高学府的机会,没有什么比这个更有价值了。
拿我身边的例子来说,985高校毕业的人与专科学校毕业的人,确实存在很大的差距。
02
曾经有个安徽姑娘向我投稿,她写的文章是:为什么一定要去上本科大学?
讲述了自己高考发挥不理想,将就地选择了一所专科院校,以为在大学只要自己很努力,毕业之后不会比本科生差到哪里。
可事实上,一个学期下来,她就懊悔的要死,她对英语感兴趣,可是学校的英语角及社团根本不专业,而且学校图书馆里看书的人寥寥无几,身边大多数人都是抱着“反正我是专科生”的态度,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
在这样的环境里,就如“温水煮青蛙”,很容易磨灭自己的斗志,然后随大流,因为不受环境影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网上有段子说“大学决定了你的朋友圈,朋友圈中暗藏着你的男女朋友。”
听起来有点夸张,但不可否认的是:你在哪个层次,决定了你认识的人的层次。
相反,那些名校的学生起点就已经比你高很多了。
想起今年清明节去山东见朋友,有机会见到了他同宿舍的几个人,恰逢毕业季,餐桌上正好谈到了就业。
其中有两个准备去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一个毕业后去英国留学,剩下的也都拿到了年薪20w的offer。
对于只勉强拿到本科学位的自己来说,既佩服又羡慕,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比你想象的要大太多。
03
文章《上了985才发现,拼命读书是大多数人的捷径》里面提到:
说看重学历,并不只是那一张证书,更多的是看重你受过的教育、为人处世的三观和奋斗的目标,而学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你的勤奋、坚持和努力的过去。
现在很多企业招人,虽说看重的是能力,但再好的能力也有学历这个“敲门砖”,进入企业之后,学历高的人基础工资都比别人高很多。
在此,并不是一味地否定学习不好的人,学习不好但特别牛逼的人网上一搜一大把,要么人家有过人的天资,要么人家有很好的家世。
如果什么都没有,还是踏踏实实努力吧,毕竟,比起生活的苦,学习的苦根本算不了什么!
(Ps:虽然高考离我很远了,但金榜题名还是要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