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类一向认为自己比机器聪明,整个社会也在宣扬“机器是不可能超越人类的”。可事实上,绝大多数人真的比机器落后太多——令人无法置信地落后。
(2)很多人的处理器是残破的,输入/输出设备是不完善的,内存小到没用的地步,硬盘甚至根本就没有——不会记笔记、不会使用图书馆的人,就相当于没有硬盘的电脑——至于连网设备,真的很差,甚至不如没有……
(3)最关键的,也比较搞笑的是:绝大多数人的操作系统竟然是从不更新的!
(4)所谓的情商,就是擅长创造共赢的局面。
(5)人生的幸运在于能够“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
(6)只有学会正确地思考,才意味着真正进化成人。
(7)死亡本身其实不可怕,面临死亡的过程才真的可怕。
(8)我们无法管理时间,我们真正能够管理的,是我们自己。
(9)被灌输的观念,越是错的,越有惊人的繁殖能力。
(10)有些认识,哪怕是简单的常识,也需要亲身经历后才能真正体会。
(11)每个人的起点不同,一些人的地板是另一些人的天花板。但起点就是起点,尽管不同,可每个人都要从起点出发。
(12)生活的本质就是这样,你想要什么,它偏不给你什么。
(13)焦虑是导致时间浪费、效率低下的根源之一。
(14)在缺乏理智的状态下,任何决定和行为都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15)当有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可以先把它记下来,然后继续前行。
(16)快乐是一种本事。
(17)如果行李都是必需的,那么背动行李的唯一方法不是减负,而是让自己变强。
(18)与时间做朋友的方法很简单: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19)怎样判断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确?核心只有一个:看看它是否现实。
(20)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是:回避困难。
(21)基于过程的记录要比基于结果的记录更详尽。
(22)养成任何一个哪怕很小的习惯都需要挣扎。然而,貌似痛苦的挣扎过程,在将来的某个时刻将变得其乐无穷。
(23)我们不是计划着去失败,而是失败地计划。
(24)最重要的任务永远只有一个——那个真正对目标的实现有帮助的任务。
(25)人类也许是地球上最尴尬的物种:长期的进化使人类到达今天这个高度,但是每个人在出生的一刹那,居然与其他动物站在几乎同样的起点上,心智要从零开始进化。
(26)一个人在一生中要用相当长的时间通过枯燥的学习和反复的实践来获得文字运用能力。有了文字能力,才可以通过阅读摆脱种种局限、获得更多的知识。
(27)无论是谁,都有放弃进化的权利。
(28)自学能力的基础是阅读理解能力。
(29)检索能力是建立在相当熟练的阅读理解能力基础之上的。
(30)文字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标准之一。
(31)写作能力在自学能力中占据重要位置。这里提到的“写作能力”,指写出简洁、有效、准确、朴素、具体的说明性和说理性文章的能力。
(32)实践能力是自学能力最终转化为真正价值的根本。
(33)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之后,真正的学习才算开始。
(34)人类发展史就是极少数想明白了的人不停挣扎的同时,被绝大多数想不明白的人谩骂、侮辱、陷害、谋杀的历史。
(35)独立思考,只不过是在从别人那里知道一个结论的时候,自己动脑重新推演一遍,看看得出结论的过程有没有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衡量一下结论到底有没有道理的过程。
(36)一旦开始尝试独立思考,我们就会发现,陷阱无处不在。这些陷阱直接导致无数人放弃思考——因为在很多时候,思考虽然不费力气,但实在是太麻烦了。为了避免麻烦而把思考推给别人是一种常见的解脱手段。
(37)从另一个角度看,拒绝独立思考、把思考的工作交给别人,不仅不省时间,恰恰相反,非常浪费时间——甚至会浪费一生的时间。
(38)从本质上看,进步过程就是不断“试错”。
(39)与其关注成功者,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努力从失败者身上汲取经验。
(40)“强”与“弱”才是自然界中真正存在的本质,“善”与“恶”往往只是弱者一厢情愿的定义。
(41)人们只能听到自己想听到的,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
(42)为了真正做到有效倾听,最需要克制的就是“过早质疑”。
(43)求知的路走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必须依靠勇气,而非智商。
(44)做记录,让自己能够记住更多经验。
(45)观察和阅读是扩充有限的自我经验的最好手段。
(46)读书,其实不见得一定要有目的,随意闲翻同样有益——有用的知识经常是偶然获得的。
(47)读杂书可以大幅提高一个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这种能力也是一种理解能力)。
(48)阅历丰富、博览群书的人,肯定拥有更强的理解能力,因为他们在遇到未知的时候更有可能迅速在自己已有的知识中找到可以用来类比的信息。
(49)遇到不理解的问题,遇到不确定的想法,最好马上记下来。
(50)往往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51)方法固然重要,但是比起“用功”,方法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52)坚持,其实就是重复;重复,说到底,就是时间的投入,准确地说,是大量时间的投入。
(53)相信运气其实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
(54)弱者相信运气,强者只究因果。
(55)所谓幸运就是当你准备好的时候机会来了。
(56)承认自己能力有限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前提。
(57)集中精力改变那些自己能够改变的事情,暂时忽略那些自己不能改变的事情。
(58)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他人交往的人。
(59)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自己的独立赢得尊重。
(60)永远鼓励身边的人,哪怕多少有些盲目。
(61)鼓励身边的人,是一种不被大多数人认为重要的美德。
(62)我们可以不需要被别人鼓励——这是一种境界。
(63)任何人都不可能100%地有效率,至少不可能总是100%地有效率。
(64)如果一个人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工作和学习上,那么他是以工作成就为导向的人;如果一个人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享受欢乐上,那么他是以生活满足为导向的人。每个人都不相同,有些人可以在工作和学习上获得更多的乐趣,有些人会在生活琐事中获得更多的幸福。
(65)选择意味着放弃。选择做某件事情,可能就不能去做另一件事情,哪怕你觉得你可以一起做两件事情——实际上你也已经不可能同时做第三件事情了。
(66)如果我们一整天都在做那些非常重要但可能并无乐趣的事情,那就意味着,我们已经完全摆脱了大脑的控制,进而成为大脑的真正主人了。
(67)很多人半途而废,往往是因为把目标定得太高,又对达成那么高的目标要付出的代价缺乏清楚的认识。
(68)凡是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慢慢去做,做很久很久。
(69)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过去埋单。
(70)不要只顾着升级手机系统,也要常常升级自己的大脑,选择更好、更强的思维模式,进而有能力作出不同的选择。
(71)没有人会自动变好,只有行动才会带来变化。
(72)成年之后,生活中的一切几乎都是选择的结果。
(73)在今天这个时代,求知就是求富。因为知识变现不仅越来越容易,也越来越快,越来越多。
(74)重复的、枯燥的工作应该自动化完成。
(75)对美的认知是可以培养的。
(76)在追求学识的过程中,免费常常是陷阱。因为,我们的时间并不是免费的,同时会随着我们自己的学识变得越来越贵。
(77)一个人的性格是由他的价值观决定的。所谓的价值观,其实就是一个人分辨好坏的思维体系。价值观影响选择,选择影响行动,行动构成命运。所以,“一个人的命运是由他的性格决定的”。
(78)不做没用的事,也是一种价值观导致的选择。
(79)这个时代的好处是,学识相对容易获得,而且越来越容易获得。
(80)仅靠别人教永远是不够的,要靠自己学才行。至于“活到老,学到老”,只不过是一种生活方式。
(81)做人要勤奋,做人要执着,但做事不一定要图快。
(82)一切都靠积累,一切都可提前准备,越早醒悟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