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都觉得,自我审视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哪怕黑塞用温柔、优美的笔触(我这hello everyday的外文水平连英文原著都读不了,何况黑塞还是个德国作家。所以特此感谢译者哈哈),借悉达多的求道之路来表现这一过程,也不能掩饰分毫。
婆罗门之子
作为婆罗门[1]之子,悉达多[2]早早就成为了修行者,他思想深沉,身形健美,他的父亲坚信这个悉达多会成为婆罗门中的王,他的朋友乔文达坚信悉达多会成为神,可悉达多从未感到喜悦。无论是父母的爱,朋友的钦服,他所学习和领悟的思想,都不能给他安宁。婆罗门们的反复参悟都是因为他们从未能找到阿特曼[3]。正是这种迷茫,驱使着他告别了家园和亲人,跟随几位沙门踏上了苦修之路——他渴望通过苦修寻得无上幸福。他并不孤独,乔文达跟上了他的步伐。
[1] 印度种姓制度:以统治阶层为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血缘婚群体,即种姓。这一制度将人分为4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其中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以及享受奉献的权利,主教育,受众刹帝利,负责垄断文化教育和报道农时季节以及宗教话语解释权。
[2] 悉达多: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姓乔达摩,名悉达多,在小说中主人公名为悉达多,后文中有个圣人,名为乔达摩。黑塞这样安排,颇有寻找自己就是探求真理的意思。
[3]阿特曼:Atman,梵语的我,“我”既是万物内在神秘的力量,又是宇宙万象统一的原理。
沙门
悉达多一路上见到各式各样的真实的人,心中充满不屑——沉入虚幻的所有他都蔑视。他抛弃了曾经的思想,一心堕入虚无。他在斋戒中消除“我”的欲望,在禅定中融入万物的轮回,他要承受诸多肉身之苦,在一切表象前凝定心神,走向克己。可陡然一日,悉达多意识到苦修不过是逃避现实的手段,和酒鬼喝醉没什么不同——这样并不能证得涅槃[1]。恰是此时,他听闻到一个叫乔达摩的圣人现世了,他决定离开苦修的队伍,去见见那位可能的佛陀。
[1]涅槃:超越生死苦乐,指通过宗教修行所达到的最高境界。
乔达摩
乔达摩在舍卫城布道已经很久了,他向四方来者论四圣谛[1],为他们讲经、举证,他令所有人沉醉,包括跟随悉达多离开沙门队伍的乔文达,可悉达多仍然迷惑。乔达摩思想宏大、功德圆满,已经探寻到了世界的统一,可是他的法义只属于他。乔达摩的法义不包含彻悟的方法,只能为世人解除痛苦——悉达多不需要别人解救,他只想求得自己的解脱,求得真实的自我。悉达多又离开了。
[1]四圣谛:指佛教的四条人生真理,即苦、集、灭、道。
苦谛:是四圣谛第一谛,佛教基本教义之一。指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色、受、想、行、识)炽热。
集谛:探求苦的原因,即世间一切苦的生起及其根源的真谛。集谛指出,众生的一切痛苦皆可以溯源于三项根本原因:贪欲、嗔恨、愚痴三种本能的烦恼。
灭谛: 它指的是断灭世俗诸苦得以产生的一切原因,是佛教一切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目的——涅槃,达到不生不灭的乐果。
道谛:达到寂灭解脱的方法和手段,即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觉醒
悉达多似乎觉悟了,他不会再去寻找求证涅槃的法门,他不再一心追求本质。他要去认识自己——这世界万物都有其意义,可这意义属于万物,属于自然的法义,这法义无法让他理解自身,也不能指引他通向涅槃——他要去感受,无论自己是用什么身份存在。
迦摩罗
悉达多走了很长的路,他现在欣赏所有目中所见。一日黄昏,他走进一座大城,他决定留下,他看到一位让他心醉的女人——妓女迦摩罗。这个城市没有男人不爱迦摩罗,悉达多进入这个城市,那他一定也会爱上迦摩罗;能让迦摩罗献出自己的男人都拥有财富,悉达多想要迦摩罗献出自己,那他一定也要拥有财富。他向迦摩罗问询寻,如何拥有财富,迦摩罗把他介绍给城中巨商迦摩施瓦弥——悉达多不再乞食,从今日起他便是商人。
尘世间
悉达多成了迦摩施瓦弥的学徒,他为迦摩施瓦弥写信件和契约,打理生意,但是他并未将之作为事业。对于他而言,做的这些事只是为了获得金钱,让他能够和迦摩罗欢爱。他不曾有丝毫的奴颜卑膝之举,也不能真正关心盈利亏损。他努力让自己体验这一切,可除了沉湎肉欲,他始终不能全心全意进入自己的生活,他好像还是一个旁观者——他只是看上去在感受。
轮回
岁月如流,渐渐地他也耳濡目染地学会了一切享受,食肥甘、衣貂裘,纵情于声色犬马,沉沦在灯红酒绿;悉达多也拥有了人本该有的七情六欲,他变得易怒、贪婪、无情、懒惰。他曾作沙门时所厌恶和鄙夷的,如今将他俘虏。他在长久的堕落中失去了忠恕之心,日渐衰老。可在又一次欢愉的沉睡中, 他却梦到迦摩罗养在金笼中的知更鸟死了,他被惊醒了——他如今所日复一日所经历的东西,毫无意义!他必须离开这种轮回!
在河边
悉达多又走入了孤独。
他无法忍受自己的污秽,他想投入河中,让肉体和灵魂一道被洗涤、被湮灭;他又在长久的酣梦里一声声的“唵”反复净化,重新认识了自己——往日之我不可更新,明日之我脱胎其中,我之我终我一生与我永存——他接受了自己。可他长久的奢靡早让他失去苦修的能力,他被饥饿折磨,但他内心却沸腾着喜悦。他了无所碍地回想他的一生,他愿意去可能去的任何去处——只要他心中的“我”让他去。他终于明白,他去修行不能消除他的不善,他只有走入不善,才能让不善死去。
如今,他是崭新的悉达多。
船夫
他留在了河边。他不会再去追寻答案了,他想要的答案没有人能给他。他沿河而行,遇到了船夫瓦酥迪瓦,并留在了渡口,和瓦酥迪瓦学习摇橹、耕作,开始他新的生活。悉达多会一点一点地诉说着自己,就像是在描述河流——他的生活就是一条河,新我沿着旧我,新我即是旧我;瓦酥迪瓦会沉默着倾听,也像河流一样,给不出任何指引——诉说者必须自我解脱。
一日日过去,悉达多和瓦酥迪瓦越来越像,他们会一起倾听渡客,但从不会给出答案。有人感觉到了他们的不凡,有人只觉得他们迟钝。他们被人们记起,又被人们遗忘。悉达多在从渡客口中听到了乔达摩病笃的消息,他怀念这位佛陀;他在朝觐的行人中见到已经抛弃过去、衣着朴素的迦摩罗,迦摩罗带着小悉达多。
迦摩罗与悉达多的重逢过于仓促,她在渡口被毒蛇咬伤后才见到悉达多。她很快就毒发死去,留下了小悉达多。
儿子
小悉达多为母亲的离世而伤心,可更多的却是叛逆。他习惯了美食、软床和奴仆的服侍,悉达多苦修的生活水平并不能满足孩子。悉达多尽其所能的爱着儿子,他用不同与迦摩罗的宠溺方式宠溺着孩子,还渴望着孩子能给他回应。他在这份爱中折磨着自己,瓦酥迪瓦心中不忍了,他给出了建议——小悉达多并不属于悉达多,小悉达多有他自己的河流,悉达多不能让小孩走他现在正在走的路。
毫不意外,小悉达多在一个清晨不见了,悉达多和瓦酥迪瓦找了很久,在河边,在林中,在迦摩罗曾经的庄园门前。悉达多没有找到小悉达多,但是他在寻找的途中找到了爱孩子的方式——他应该让孩子去经历一切,无论这一切他接受与否,无论他的爱子之心多么煎熬。
唵
悉达多被爱子之心长久地折磨着,他载着渡客来来往往,他不在像从前那样聪明、孤傲,他羡慕那些携儿带女的人,进而又理解了“俗人”们的所有欲望——正是那些欲望让他们鲜活,让他们可爱。他又想起了父亲,他青年离家时,父亲一定也经受了他此时所经受的折磨,这种痛苦别无二致——世上的所有情绪也别无二致。
一日摆渡之后,他迫切的想要向瓦酥迪瓦倾。虽然瓦酥迪瓦并不会给他回应,可在诉说中悉达多仿佛看到了自己。瓦酥迪瓦带着悉达多去听河水流过的声音,悉达多又仿佛听到了自己的所有——他父亲和儿子、他的朋友悉达多、他的情人迦摩罗、他的经历、他的情绪;他也听到了别的声音——这是一条世人之河,它静静淌过了无数岁月,它见过无数的人,那些人经历了无数的事,那些事带给了他们无数的情绪,这些人、这些事、这些情绪都在这条河里——悉达多全听到了。
在悉达多听到河流吟唱“唵”时,瓦酥迪瓦决定离开了,他已经做了太久的船夫了。
乔文达
时间将衰老平等地带给了每一个人——乔文达也老了。这日他来到了悉达多的渡口,他要渡河。两位旧日老友,在他们人生暮年,重逢在悉达多的船上。乔文达在追随乔达摩的日子里,领悟了乔达摩的法义,他不能彻悟,所以时常有困惑,但是他也如此度过了一生,他努力不让自己在情感上有任何纠葛,他尽力让自己“无执”。而悉达多则在世事中感受颇多,他理解了世界的圆满并非求得,而是自得,他不会强求自己,更不会去说服别人。交谈过后,乔文达看着悉达多,似乎看到了圣人,他向悉达多鞠躬,在悉达多的要求下亲吻他的额头,他做了最后的告别。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