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本体感?
不用看镜子,我们可以正确摸到鼻子、眉毛;不用看阶梯,可以灵活上下楼梯,拍球、开车、骑自行车、游泳、双手双脚及身体双侧协调,运作自如,这便是本体感。
本体感的定义
本体感又称身体形象或身体地图(Body map),这是肌肉、关节运动神经组织、身体神经组织和大脑长期互动练习过程中,协调出的自动自发能力,如果平衡感、触觉、前庭觉不良,本体感就很难健全发展了。人类身体的活动,大多是不知不觉下进行的,人不用老是顾忌身体如何行动,手脚才能灵活、心情才不会紧张、焦虑,也才能有足够的自信心,本体感发展良好,大脑功能才能发挥自如,观察力敏锐、反应迅速,人生最重要的想象创造能力也才能丰富地发展起来。
本体感是儿童动作操作以及学习表现的最根本基础,同时却也是家长所最不了解且最缺乏概念的发展领域之一。家长常常会发现并抱怨孩童有容易跌倒、频繁受伤、动作迟钝、操作笨拙、学习障碍等等常见问题发生,并时常会归诸于粗心、不专心、行为问题、智力问题等因素,因而执行不适切的处置与结论,使得孩童问题无法有效解决且严重影响亲子互动质量。
而事实上,这些看似复杂且困难的种种问题,其实原因很可能只是单纯的本体觉不良,而藉由全盘的了解与正确的介入,不但可以改善及解决这些问题,更能有效地提升孩童的生活与学习的表现成效,藉此大幅地增进并改善孩童的生活质量以及亲子关系。
本体觉功能是发展学习能力中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其发展不良不但会直接冲击孩童的动作能力、更会影响孩童的学习成效状况以及社会适应功能。而藉由本体系统功能的正常发展与改善,可促进孩童自然且有效地发展其身体概念相关的基础功能并促进其相关生理器官组织的成熟。
家长一但发现孩童有本体觉发展上的问题时,千万不可给予孩童过多错误的标签以及压力与责备,以免造成心理情绪上的反效果。只要家长提供孩童丰富与健康的动作发展环境,给予多一份的鼓励与耐心,并配合专业人员的计划与介入,相信所有的孩童都能有效地克服本体相关的发展问题,进而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并拥有满意的生活质量!
孩子的自信心领导力源于哪里呢?
对于孩子来说玩是天性,也是孩子学习各种本领必须经历的。尤其自信心,孩子从玩上寻找自信心,如果本体感不足,会造成孩子在玩的时候不能如正常孩子那样灵活,久而久之会让孩子感觉到存在的差距,后来哪些集体性的游戏不敢去参与,总觉得自己不行,不可以,造成孩子没有自信,不敢表现自己。
试问:有两个小朋友,一个本体觉好也就是灵活,另一个比较笨拙,也就是本体觉差,我们小时候和小伙伴一起玩游戏,你要选择一个小朋友和你合作,你会选择谁?当然是选择本体感好的小朋友了,笨拙的孩子没有愿意和他一起玩合作游戏的。那个本体感好的孩子,除了自信心好以外,同时训练了孩子的组织力与领导力,孩子会成为一个小群体里的领导者。对于笨拙的孩子,自信心不断的遭受打击,缺乏组织领导的经验,只能跟从别人脚步,一味服从。
本体觉失调的家庭训练小游戏
01
从小抓起,多多运动
多注意手部的小肌肉的精细动作的训练,可以根据孩子年龄与能力特点,自行设计抓、握、捏、扔等小游戏,如摆积木,投球,捏橡皮泥等。还要注重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上幼儿园以前要学会洗手、擦脸、剪纸以及自己擦屁股。以后还要练习握笔、涂鸦、拿筷子、系扣子、剪纸、系鞋带等。
02
球类运动
球类运动对小肌肉、大肌肉的协调以及迅速反应和灵活度是很有帮助的。三岁左右的孩子要训练他拍皮球,要求他左右手交替拍。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训练他们打乒乓球和羽毛球,由简单的分解动作开始,坚持下去,对注意力,手眼协调以及将来的学习能力有很好的好处。
03
多多表达
为孩子提供适宜的语言环境,多和孩子交谈、讲故事,鼓励孩子表达自身的需要和感受,逐渐学会准确描述身边的事物,善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家长要尊重孩子的的想法,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细小的进步,进行表扬,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04
学做家务
适当的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是培养意志力、责任心、自信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有效途径。4岁左右的孩子有积极参与家务的要求,家长要抓住这个契机,不能因为觉得孩子小或者做的不好,就剥夺了他们练习的有利时机,包办代替只会导致孩子笨拙、懒惰、意志力差、缺乏自信及没有责任心。家长要耐心的教会孩子逐渐从事各种家务,并在一定程度让孩子长期承担某项任务。
05
家长要重视孩子的运动
感觉统合能力就是在适宜的感觉信息刺激和适宜的运动中逐渐培养的。孩子玩耍或咬自己的手、脚、摔东西、敲打玩具、搬弄桌椅或爬上爬下,都是在从事有益的活动。因此,父母千万不要为了避免事后收拾麻烦,或怕孩子遭到任何一点的小碰伤,就会全面禁止孩子活动,而应以积极的态度,使孩子得到适当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