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课,老师神采奕奕的走进教室。讲台站定,面对着无精打采的学生,依然显得精力充沛。冬日的下午,四点多天已渐渐暗沉,大家的状态一样的低沉,显然还没从假期状态中“脉动”回来呢。
老师坚毅的目光扫描了整个教室,调整好表情,开始了不务正业的神侃模式“耽误大家几分钟,咱们聊聊天”。
前几天,他参加了个讲座,一名院士的分享的经历,其成功可以归结为三个字:勤、恒、奋。
简单的说下院士的经历吧:他大学毕业到单位之后,在没人安排的情况下,干了一件前人没干过的事,花了五年的时间终于成了。
他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尽管他已有这个资本。他并没止步不前,又在这个领域干了一件前人没干过的事,花了十年的时间也成了。
作为普通人,我们觉得能有这样的成就人生也完满了。然而他又默默无闻的坚持了二十年,二十年磨一剑,解决了世界级难题,震惊海内外。在历来的科技大奖中,署名一般一个团队,至少也有合作者,但他的确是单枪匹马,一个人活成了一支队伍。只因为,追求一个未知,未必就通往成功,也许可以成功,但也许会花上一辈子。需要多么的不急功近利才能坚持得来呢。
人们艳羡他成功花儿的芬芳,但却不可复制他花儿的模样,因为一般人根本就做不到,尤其是在这个纷繁浮躁的时代里,这个我们甚至不一定能认真看完一本书的今天。
这种方法就和《神雕侠侣》中的“玄铁重剑”如出一辙,正所谓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因为勤,他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因为恒,他可以数十年如一日;因为奋,他可以从无字句处读书,走前人没走过的路。他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自然的跃迁。
老师接着分享了他自己的经历,我知道的是他是个有个性的人,常在课间休息时间,手执毛笔,在黑板上奋笔疾书。
听他讲了自己学书法的经历,心中却暗暗佩服。他接触书法,是在13年寒假,那时回家后和他学生时代的老师重逢,把酒相谈甚欢。他老师接着酒劲,拍拍他肩膀说“我说句话,你别不爱听啊。我教过你几个哥哥,他们都比你聪明,还比你勤奋。你呀,性子里比较张狂,适合写草书。”老师一席话,惊醒了梦中人,原来他还可以找个正儿八经的爱好。他回来以后,就开始了书法的练习。
没有整块的时间,怎么办?挤,就像挤海绵里的水一样。课间,掏出毛笔,背对着学生诧异的目光,黑板上写;家里,老婆辅导着孩子学习的时候,桌子上写。“每个字,每个笔画练28遍,基本上就掌握了”。13年参加了学院的书法比赛,得了三等奖,虽然有学院领导照顾的成分;15年参加更高一级的比赛,得了二等奖。如今,练习了将近五年,草书写起来如行云流水,一如他的性格,自信奔放。我是不大懂草书的,但他的字就是流畅、飘逸,看着舒服。
原来老师也是这种方法的身体力行者,并且已坚持了好几年。
突然就想起了我高中时学校的校训:抓三余,节六闲,珍惜今日光阴;扬五爱,铸四有,创造未来功业。三余是指: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三余六闲泛指空闲时间,于今天的我们而言就是碎片化时间。我们总是听说“下班后的时间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而那个院士就是最好的明证,只是他的时间周期更长;我们老师的书法也会逐渐精进,因为有兴趣,时间会有多大的复利,将不可估量。
也许我们为现实抱怨,为未来焦虑的时间也可以这样度过:找兴趣、定目标、坚定执行,时间的复利定会让我们赚的盆满钵满。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带上这个锦囊出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