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别:玉印派
姓名:徐俊
导师:玉印老师
舵主:易琳
重温,不被遗忘的时光
窗外风起了,渐渐寒冷了。天色暗淡了,阴云低沉着。雁早已南飞,余音还缭绕。人虽新逝,不留其名。算不得名人,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农民,新埋葬在以前我求学必经的路旁。不知怎得,日渐思念,思念我那如大山一般的祖父。于是,放下手中的笔杆,重温,那些不被遗忘的时光。
“好男儿,走四方”,那是祖父经常告诫的话。父亲如此,叔叔如此,姑父亦如此。兄弟姐妹亦如此。想起来,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家里有苹果园,需要浇灌,爷爷会帮衬。爸爸负责农机,爷爷和妈妈负责园里的挖渠、截流。爷爷做事精干,仔细。哪怕很累了,哪怕过晌了。吃午饭就下午1点多了。下午得打农药,爸爸要歇晌,爷爷呵斥着,计划着,打算着,商量着。”今天有今天的活,明天有明天的任务,那是闲不得的,“而这,也是爷爷常告诫我的话。我知道他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却依旧雷厉风行。当农活忙完的时候,才会感觉充实和踏实。那是祖父带动的。农家人的日子,好吃懒做,得过且过是过不好日子的。晚饭,爸爸会炒几个好菜,一家人开心地吃。爷爷走的时候,我就送他。而这,是父亲教的。在门口,借着朦胧的月色,爷爷会叮嘱我,有些是事情,有些是告诫,有些是智慧,有些是启迪。于是,“好男儿,走四方”这样的话就常在耳边响起。这些,在人生成长的路上很重要。无声却胜有声,正如那些无数个静谧的月夜比得上灯红酒绿的喧嚣给我的要多得多,祖父是山,抗起了生活的天地。
窗外天色越来越暗了,霓虹灯亮了,加上了一件外套,关上了窗户。看着这扇古老的木窗,想起那扇涂着绿色的木窗。虽然现在已破旧了,许多许多年前,那是透着生机呢。
爷爷喜欢我去他家,爷孙一起聊上半天,对于爷爷来说,是莫大的欣慰。于是,高中放假,爷爷常向父亲打听我归来得消息。常备上大锅炒好得花生,还有芝麻糖,橘子。谈论着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
问我学习的事情,教导我跟老师,同学和睦相处。问我打不打球。看似聊天,后来才知道其中的深意。爷爷最后悔没读书,他希望我们兄弟姐妹读好书。他是吃了没读书的亏的。那一年,爷爷9岁。大爷爷结婚分家了,二爷爷参加八路牺牲了,家里有些田产,烈属是被关照的,田产由成分不好的人家打理。爷爷跟曾祖母商量着,拒绝了他们,自己做。那时候,曾祖父早去世了。人家也是爹娘养的,就这一句话。于是,在那黄土陇上,常有一个孩子忙碌的身影。不知道爷爷是如何过来的,一个孩子撑起了一个家,没有怨言。后来,他结了婚。再后来,他的四个孩子也结了婚,给三个儿子盖了大瓦房,几乎没有外债。在那个年代,是不简单的。那是他走南闯北做小生意,一点一点积攒下来的。一个人,不容易。他会吼上两嗓子,那是来自上个世纪的的声音,沧桑而凝重,深沉而内敛。祖父是山,给予后辈一个瞻仰的高度。
重温,带着思念。祖父用行动告诉我,如何砥砺前行。而这,胜过万语千言。
重温,带着重读。重新认识和理解:那些年,不被遗忘的时光。不会遗忘,反而,应该时常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