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时光总是像在指尖流过的细沙,在不经意间悄然滑落,走得那么无影无踪。
词人们对于秋天的到来非常伤感,而对于春天的逝去也同样无法释怀,多愁善感的词人总以春天的匆匆离去来感慨时光的流逝。
黄庭坚充满浪漫色彩的一首词,记录了他生命中最后时光,至死不渝,执着理想,性命将逝,寻找春天,无限凄凉。
这是一首感叹时光去而不返的惜春词,与一般惜春之词不同,这首作品不以景物描写为主,而以浪漫主义的手法,专写其寻春过程,表达对春天的爱恋,对春天逝去的沉痛和惋惜,体现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热爱、眷恋、痴情和追求。
原文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译文
春天回到了哪里?寻不见它的踪迹只感苦闷寂寞。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一定要帮我呼唤它回来与我同住。
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只好去问一问黄鹂。然而黄鹂的婉转鸣声,谁又能懂呢?一阵风起它便随风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赏析
黄庭坚因政见偏于保守,新党又重新执政,晚年屡遭贬谪,最后死于西南荒僻的贬所。这首词写于逝世前一年,黄庭坚借《清平乐·春归何处》伤春悼春,来抒写暮年无为的感慨。
这是一道惜春、怀春、叹春词,表达了作者惜春、怀念春、又叹春不知所归的伤感和无可奈何的心情。
上片惜春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下片惜春之无踪影可以追寻。用笔委婉曲折,层层加深惜春之情。
直至最后,仍不一语道破,结语轻柔,余音袅袅,言虽尽而意未尽。作者以拟人的手法,构思巧妙,设想新奇。创造出优美的意境。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这首词上片是说,春天回到了哪里?找不到它的脚印,四处一片沉寂,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喊它回来同我们住在一起。
这首词赋予抽象的春天以具体人的特征。词人因为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像失去了亲人似的。这样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去的可惜,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如果词人仅仅限于这样点明惜春的主题,那也算不了什么高手。这首词的高妙之处,在于它用曲笔渲染,跌宕起伏,饶有变化。好像荡秋千,既跌得深、猛,又荡得高、远。
上片先是一转,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唤她回来,与她同住,这种奇想,表现出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下片前两句是说,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要想知道,只有问一问黄鹂。
为什么“问取黄鹂”?因为外形好看又叫声好听的黄鹂,特别受诗人的青睐。所以古人诗词里,黄鹂和春天经常一同出现。
黄鹂又名,仓庚。《诗经》有“仓庚于飞,熠燿其羽”“春日载阳,有鸣仓庚”之句,写的就是黄鹂美丽的羽毛和悦耳的叫声。
又如李白“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又如杜甫用“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千百年来,愉悦了无数读者的听觉与视觉。
再如“柳梢听得黄鹂语,此是春来第一声”,苏轼说是“春江水暖鸭先知”,杨载说是黄鹂叫出“春来第一声”。所以问问黄鹂也许能得知春天的信息。
下片再转。词人从幻想中回到现实世界里来,察觉到无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可能被唤回来。
但词人仍存一线希望,希望黄鹂能知道春天的踪迹。为什么呢?因为黄鹂常和春天一同出现,它也许能得知春天的讯息。这样,词人又跌入幻觉的艺术境界里去了。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末两句是说,那黄鹂千百遍的婉转啼叫,又有谁能懂得它的意思?看吧,黄鹂鸟趁着风势,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最后两句写黄鹂不住地啼叫着,它婉转的啼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但词人从中仍得不到解答,心头的寂寞感更加重了。
只见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蔷薇花开,说明夏天已经来临。词人才终于清醒地意识到:春天确实是回不来了。
与一般惜春词不同,这首词不以景物描写为主,而以浪漫主义的手法,专写其寻春,表达作者对春天的爱恋,所以全词空灵蕴藉,深沉含蓄,情趣盎然。
创作背景
元佑党争
宋哲宗元佑元年,旧党司马光为相,尽废神宗、熙宁、元丰间王安石新法,恢复旧制。宋徽宗时期,新党蔡京上台,为了自己把持朝政,就给反对他的司马光、苏轼等三百零九人扣上“元佑奸党”的帽子。
蔡京在皇宫门外树立“党人碑”,上面刻写三百零九个党人姓名,昭示全国。被刻上党人碑的官员,重者关押,轻者贬放远地,非经允许,不得内徙。
元祐党人黄庭坚最后背了“幸灾谤国”的罪名,除名羁置宜州。也就是说,对黄庭坚的处理是除去官名,意味着没有俸禄可领了,并且交由宜州(现广西宜州市)羁管。这是崇宁三年(1103)十一月间的事,此时黄庭坚59岁。
公元1103年(崇宁二年)十二月,黄庭坚至崇宁同年二月才过洞庭,五、六月间方抵达广西宜州贬所。本首词就是作于贬谪宜州的翌年,即公元1105年(崇宁四年)。
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