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马上也快到清明了,持续千年的踏青交付到了我们手上,但我却没能担起重任,续接传统,缅怀故去的亲人,感到非常惭愧。这是我第二个没有回去踏青的年头,以后应该也很少了!
清明的前几天就能零星的听见鞭炮声,上坟踏青的人还不多,听长辈们讲,清明前后十天都是挂清的时间,每家人的规定不同,也就有了差异,我们家的规定就是清明当天踏青,但往往这天都是放假最后一天,时间显得有些仓促,下午还要回镇上去。
那天很忙,要去的地方有很多,先会去跟亲戚家汇合,其实这里除了清明来一趟之外,平时很少来,感觉也并不算什么熟悉。会带去的东西有很多,水果、酒、腊肉等贡品,香纸鞭炮还有一些其它物品,往往也会准备一把砍刀。一行十人就出发了,会把三家人的祖坟都去一遍,也曾听他们谈论过,这已经算少的。他们以前都是踏大清,十几户人家一起,准备都要很久,一天也走不完,不过后来习俗渐渐改变了,人也少了,现在都是以两三家人一起,看不见以前那种场面了。来往的人群,带着各式的物品,来缅怀故去的人。对于年长的长辈来说更像的是来看完自己的父母,回忆着自己生活过的年代,那是一段段美好的记忆,却抵挡不过时间,使生命走向了尽头,不经历过应该永远也不会懂得他们现在的心情。
清明的路不好走,到处充满了荆棘。穿行在灌木从中,已经分不清位置了,他们讨论着,从这杂草间寻找立起的石块,上面没有墓碑,没有名字,只是由几块简单的石头撑起它的存在,听着父辈间的交流知道这是谁爷爷的爸爸,在他们小时候就去世了。这就像是一场传递,告诉我们这里埋葬着亲人,让后人来看看。纸钱燃烧的火焰,伴随着轰鸣的鞭炮声,以及飘起的那缕挂清,告知故人又到一年清明,后人来看望了。
下午结束时已经是三四点,疲惫伴随着饥饿,让我再也走不动了,按照定下的规定,每年都是轮流来做这顿中午饭。吃饭前还要进行一次烧纸,点燃三根香,让烟带着我们对已故亲人的思念飘向远方,哪怕我从未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