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问了一下deepseek关于学习西语和日语的计划结构,其实学语言的步骤都是相似的。只是当自己自学的时候,总是不按照晋升的步骤,结果就一直停留在一个阶段。自从日语,泰语,西班牙语看了这么多学习的课程,基本上就是:入门阶段(1-2个月),掌握字母发音,基本拼读。基础语法与词汇,简单的对话。这个阶段学起来比较简单。
基础阶段(3-6个月),语法深化,学习动词变位,时态等。词汇要扩展到500-800词。开始听说读写的练习,这个部分就是自己学语言经常忽略的地方。没有练口语和听力,最后变成哑巴。
进阶阶段(6-12个月),语法高阶内容,虚拟语气,敬语等。词汇扩展到1500词以上,听说读写综合技能的提升,文化学习。
高阶阶段(12个月以上),语言精修,沉浸式学习。看无字幕的语言电影,专业领域应用。开始考级。
关键学习原则:每日坚持~听背单词,输出驱动~多说多写,复盘机制~每周总结错误,兴趣结合~音乐,电视剧。
自己在学习日语和西语一直在原地踏步。是因为只用填鸭式方法,而从没有真正去锻炼听说读写的能力。光靠背单词,不过是没有章法,背了就忘,始终要学会输出。自学一样东西,最怕的就是没有计划,没有监督,没有测试,完全不知道自己水平到了哪里,该继续往哪里走。之前学习了课程,以为每次听课就是在学习,其实并没有,因为大脑连思考反思都懒得做,光靠兴趣,确实不太够。
中午在肯德基门口吃饭,听到一个女人的声音过来搭讪,她是先跟我隔壁的女生聊,说她是中国人寿的,方便加下微信,将来有什么退税的需求可以帮忙。大概是一个五六十岁,像是进来旅游的大姐,和她的朋友进来园区玩。还不忘了要拓展业务。看她的打扮,应该也是不缺钱,只是兼职做点业务。其他那几位阿姨,看着也是享受退休生活的。为了不扫人家的兴,我自然也是同意加了微信再说,毕竟我的那点工资,确实够不上她说的买保险退税的要求。不得不说,卖保险的人真的都是精神可嘉。
中午领导又问了我最近工作任务完成的情况。我本次以为他在关心我的难处,原来是在着激励卡。其实这个月刚上班的这几周,我确实对工作比较上心了,而且也是主动跟他汇报。比起之前自己那种懒懒散散的状态,还有有事情也不主动去解决。现在这种积极的态度,才是领导想要的吧。毕竟想当一个有思想的人,还是想当一个工具人。这都是取决于自己的选择,到底那种会更容易被淘汰,谁也说不准,说不定殊途同归,即使是这样,最后一种也是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