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游南镇,一友人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先生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心外无物可以分二层意思来理解
一是心外无物不是否认了客观事物的存在。先生说没见花时,花和心同归于寂,花是存在的,我也是存在的,可是我们彼此没有给予付出,所以是同归于寂,见花时,彼此都有了直观的认识,花就在我心内了。寂也是一种存在状态,只是它的存在我并不知道,所以它的存在也不是我的心外之物。老子“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都是在说假如心不在事物身上,即使看见了听见了品尝了,对该事物也是一无所知,这些事物的存在也不是我的心外之物,因为心不在焉,我根本没将心用在这些事物上。所以他说的天下无心外之物,说的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链接,当你关心的事物越多,你的客观世界就越大,也就是所谓的眼界、胸怀。
二是心外无物是一种生命境界,是一种人生境界。仁者以天下万物为一体,天下一切事物都在仁者的关怀之列,天下一切人、一切物都是和圣人相关心的,都是和仁者相关心的,关心,即和我心相关的,关心了才有意义,不关心有什么意义,心不在焉是什么结果?——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那是不关心的结果,心不在那里,我心在那里,那么就是你和我关心,如果说一个事物它在成为我的对象之前,在被我的主体性相含摄之前,它的存在跟我是不关心的,它的存在对我来说没有意义,一个真正的仁人是与天下万物为一体的,天下任何事,任何物都是要相关心的,圣人是怎么做到的?圣人也和我们常人一样,圣人无非是能够扩充他的四端之心,扩充他的仁义之心,以至于把天下一切万物都容纳到了他的主体的心灵世界里,然后才和天下一切事物相关心,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不是和我没有关系,如果我是县长,在我的领导之下,仍有人民吃不饱穿不暖,那么我就应该扩充我的良知,马上解决问题,关心他们,不要对他们漠不关心,把他们的存在状态容纳到你的主体世界当中来,你就会有感同身受,百姓之痛你就会有切肤之痛,那才是仁人,否则的话那叫麻木不仁,先生要求我们每一个个人都要致良知,使我们的良知显现出来,并且通过知行合一尽可能地去扩展我们自己的心灵世界,使一切万物都能够到达进入我的主体世界,这样我的心就是和天下一切事物相关的,那最后的圆融境界叫做无心外之物,若有心外之物,便是你良知有不到,便是你心有私欲,所以心外无物,是生命的一种崇高境界。(这一段是浙大董平教授讲《王阳明心学》时候的话)。
由以上内容可知,心外无物是圣人的境界,通过致良知和知行和一,不断发现物并关心物,达到心外无物。
我们每个人的状态都是无心外之物,但事实上,物都是以寂的状态存在着的,只是我对它不理会,它便没了颜色和姿容,要想看到物,就要不断的致良知,并让良知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