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看死人的书。
不知道从何时起,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听来的理论。大信息爆炸时代,每天的信息足够炸裂你的100个脑袋,因此,建议大家看书要看经典的名著。少看快餐文化,少看充斥市面的畅销书,没有什么营养。
对于这个理论我是死死抱住,真的很听得进去话,几乎没有买过当代的畅销书。书架上硬是一本也没有,全是100年的经典老书,连鲁迅之类的书也没有。
平时读书甚少,再加上基本没有活人的书。我就像是一个活在几百年前的人一样,对眼前的一切似乎都不太了解,比较陌生。这种感觉很奇怪。
平常读书也是为了消遣,也没有过多的在意。参加好报30天写作以后,陆续开始接触一些新的东西。写了几万字后,个人历史也介绍得差不多了,身边的故事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要写的。明显感觉自己才尽词穷了。
再加上最近很流行丢书活动,看到了大家丢的书好多我都没见过,也没听过,更没看过。觉得自己老out了,于是迫不及待地去书店逛了一下,胡乱采购了几本活人的书,正所谓当今最畅销的书回来。 看看到底是什么模样。
第一本就是张嘉佳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号称近20年华语小说销售奇迹,超40亿阅读。到目前为止达400万册以上销量。
什么神作,像狂风一样席卷了大家的腰包,前段时间我去看并关注荒诞现实主义的《驴得水》电影时,朋友圈刷满屏全是稻城亚丁的内容。有说要去稻城亚丁谈一场恋爱;有说要去旅游,深秋,枫叶正红。据说跟这个书有关?我就说自己是活在古代的,不太清楚现代人的生活,惭愧啊,连张嘉佳都不知道……
既然买来了书,就快速地阅读。本不太感兴趣,源自于对畅销书的偏见,总觉得博得大众口味的一般思想性不高,看了不会有什么收获。但也有一丝好奇。
当阅读第一片故事: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这个名字被轰炸过好多遍了,一直不懂什么意思,也没深究。总觉得现在人总是莫名其妙,哗众取宠地取些怪诞名字吸引人。
“一个人的记忆就是座城市,时间腐蚀着一切建筑,把高楼和大路全部沙化。如果你不往前走,就会被沙子掩埋。所以我们泪流满面,步步回头,可是只能往前走。” 看到这个题记,我觉得有点意思。
第一个故事看到一半不到的时候,我已经不知不觉开始流泪了。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泪。
茅十八和荔枝的爱情故事,开始于浪漫,止于无限的悲伤。茅十八的痴情,催人泪下,他内心的那一个沙城,更是牵动着我的心。他那一句:回老家卖手机,期许碰到一个年轻貌美姑娘,成就一段姻缘。充满了多少伤悲的无奈感。这么大方的自我开脱,自我解救,实际上一点用处也没有,他已逃不出那座沙化的城。
茅十八对于荔枝的爱情,真诚而痴迷,让人真不忍心看到他被爱情伤害而痛苦。现实世界沉闷的他,为爱情,为荔枝改装的导航仪却是如此幽默风趣,让人笑尿。
人总会因为一些什么东西而改变自己。那就是爱情。
茅十八对荔枝的细心呵护,他从荔枝的全世界路过,然而却不能进入到荔枝的内心。或许我们都是一样,一样的孤独。爱着的,没爱着的都是一样。
张嘉佳的文笔算不上好喜欢,文字朴实不华美。最喜欢的大概是,非常简洁的文字和结构,寥寥数笔却能给我们勾勒出一幅幅或温暖或悲伤的画面,让人情不自禁的打开心扉,浸满情感,任情绪飘飞,任心痛延长,任自己泪眼婆娑……
故事还没看完,我会继续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