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有“获得感
【摘录】妙哉!真想找个地方“炫耀”一番刚长的见识。《全世界都想上的课》P068
【感悟】学习之后,学生能够发出一声“妙哉”的感叹,甚至想要“炫耀”一番,那该是多有意思的课堂啊。仔细读桥本先生的“绕远”课堂,才发现跑题的价值所在,“天干地支”大竞猜,玩汉字,玩寿司,玩拟人名词,甚至是传统节日里的饰物、贡品都成了学习的对象,单说孩子在其中获得的学习乐趣就不计其数。
“获得感”本表示获取某种利益后所产生的满足感。“获得感”一词迅速流行来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的讲话,且使用范围出现固化趋势,多用以指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的幸福感。这里指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极大的满足。
怎样让孩子在学习中有获得感呢?
首先,拓展学习内容,新奇的学习内容,会让孩子欲罢不能,从而获得学习带来的满足。
其次,巧妙设计学习方法,如玩游戏,搞竞猜,实地考察研究……孩子能够及时看到自己的学习效果,也能激发孩子的获得感。
再次,将孩子引向思维深处,享受高阶思维带来的快乐。
最后,引导孩子照标准自己进行总结反思,看见自己每一次的进步,也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获得感。
2.这几天的教学,让我看到孩子的思维越来越往深处走,我也有满满的获得感。
一个孩子讲我的作文课写下来,告诉读者,害怕写作文吗,请跟着我的说明来练习就可以解决。这孩子不光活学活用,关键是用得巧妙啊!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路》一文中,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有“一夜秋风,一夜秋雨”这个句子。新课还没有上完,两个孩子跑来跟我讲意思。
“老师,这个句子虽然前后都出现但是他们的意思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
“前一个读起来平平淡淡的,就是说作者上学的前一天晚上刮了风,下了雨,没什么特别。后一句读起来,就有一种秋天很美的感觉。”
另一个孩子说:“老师,我觉得前一句就是故事的背景,后一句是表达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得,我的碗饭快被他们抢走了,我很开心。
学习《秋天的雨》,最后一段的“丰收的歌”“欢乐的歌”是学习的难点。结果有孩子抢我讲台,他们要来讲。
好吧,为师让了便是。
“同学们,我有分享:这段话有两个关键词:丰收和欢乐。我觉得丰收就是指秋天来了,什么水果啊,稻谷啊,收成都很好,人们很开心。小朋友有香香甜甜的水果吃,还可以看五颜六色的花和各种的落叶,当然欢乐。”
“同学们,我有补充:这一句话我觉得是全文的中心句,就是赞美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虽然我有自己的理解,也看过教材,我还是更喜欢孩子们自己的表达方式。我可以做幕后指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