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写代码的家伙,《黑客与画家》这本书,以前我肯定是看过的,至少,第一张是应该看过的,偶然在喜马拉雅听见到有有声书,就收听了,奇怪的是,第一章说的学校里为什么书呆子总受欺负。我怎么没任何印象了呢?
当然,外部的原因很多,比如少年人的残忍少同情心,比如书呆子确实不善人际,但我最想不通的也是:有些个书呆子能解得了微分方程,写得出系统内核,黑得进私有网络,难道,就真的学不了基本的人情世故,难道,智商真的弥补不了什么,还非得搞一个什么情商的玩意出来蒙事么?
书里说:并不是这些书呆子不知道如何讨好同学,也不都是他们只会思考书里的世界,他们只所以那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合群和保持独立之间,他们选择后者,只是因为他们不想放弃成为智慧的人。
终于,我理解了,原来,这是个选择问题,我也理解自己为什么一听宗教盲信就炸了:因为,我不想放弃思考的能力,我不想放弃成为一个可以理喻的人!
注意,我不是在说我是正确,我也压根没说这是智慧或者优秀,我只是告诉你我的个人价值观罢了。
个人价值观当然不能非要论出个优劣对错,事和物都有很多的方面,个人价值观的首要价值,它是了解一个人喜好憎恶的出发点,什么是它关注的,什么是它不在意的。至于对错,不是说没有,是说,看你用什么标准了!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知乎里看过一个提问:为什么骗子发的短信和邮件,看起来那么弱智,还竟然有那么多的人上当呢?有人回答说:这是个测试,聪明谨慎的人不好骗,所以,这些专业的骗子就先用弱智的问题先把“非目标客户”进行过滤,剩下来的,才是他们应该花时间的人。对于我来说,那句明显违背常理的“恶人打了你的右脸,应该把你的右脸也奉上”话,其实,也脱离不开这样的嫌疑!亚伯兰罕把亲儿子都架到柴堆上了,还有什么是你不能相信的呢?这正是我最感恐怖的地方:这是一个测试?这是一个考验?有区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