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做一个重大事件的新闻头条,重大到什么程度,所有的社交媒体、新闻媒体都在高度关注并且不停更新相关新闻— 天津塘沽爆炸。
8.13号早上,七点的手机闹铃,像往常一样,我贪睡了二十分钟,但是就是二十分钟醒来之后,刷了朋友圈,有一个姑娘的动态像疯了一样霸占了整个屏幕。仔细看了内容才知道她是在直播发生在前一天深夜的天津塘沽的爆炸事件,而她本家是天津,一个地道的天津姑娘。于是,那个瞬间我就知道,这铁定是今天的头条了,于是在与温床进行了短暂的挣扎之后,我起来了。挣扎是惰性,也是抱着办公室其他同事还没醒来的不知道这条新闻的侥幸心理。起床是职业心驱使,传播新闻是工作,是职责。
从家到办公室需要加起来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但是要抢头条,我就干脆在家开始做了。嗯,我是在家里的洗手间做的。。一边刷牙洗脸一边敲键盘,争分夺秒,一切为了头条。办公室微信群里醒来的姐姐们也纷纷开始扔新闻资源给我(必须有标明出处、来源)。找图片,找视频,下载视频,上传视频,确定文章结构,文字排版。。等。
整个过程中,我都沉浸在追赶头条的紧张状态中,同时也时刻被漫天的爆炸新闻包围着。拼命敲键盘的手也开始抖,悲伤的情绪也难以自控,头皮发麻,在屏幕前就不禁地热泪盈眶起来。。。
所以,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不是每个新闻人都是冷血的,不是每个抢头条的新闻编辑都是不择手段的。后来与主编交流到这种情绪反应的时候,才发现,真的不只是我这样,主编说了年前熬了几个通宵做人质劫持案件的时候,事件发展的点点滴滴都让人神经紧绷,心弦触动,简直是眼泪鼻涕狂甩。
所以读者们大多看到的新闻文字,只是文字,是媒体想要发出来的消息,表达的想法;看不见的是编辑们的满腔情感。新闻事件过程的称述、传播,无法投入太多私人情感的,否则央视新闻的主播们每天都要肿着眼睛给十几亿观众们直播了。
说到这里,我想到了现在网络上的语言暴力问题。键盘侠们会用尽他们的词库来把我们努力克制的情感说成冷血,把我们表达的新闻主题指向乱七八糟的不搭边的话题。想起上一次回家的时候,跟老爸交流到关于流言的话题,他给我说,除非你事情其中,否则不要肆意猜测事情的真相;除非你掌握真相,否则不要肆意传播你的推测。大家都是成年人,是要对自己说出来的话负责的,不管是对小到朋友圈里的正常语言交流,还是大到社会新闻。
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为每一件事情背后的真相负责。
最后,致每一位曾经就职过的、现在在职的、以后打算入行的新闻记者、编辑们,谢谢你们用自己的职业精神向社会传递真相和正能量。也愿天津事件中受到伤害的人们早日寻找到一片阳光。
(文章一个星期前就开始写了。。拖了一个星期,抱歉。这篇文章也只是想记录一下自己的一次经历,和一些小感悟,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