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很多,自己认为比较难的事情,这些事情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但又不得不去解决,压力有时候也是一种鞭策,有压力才有动力,才有成长和进步,人不可能只活在没有压力,没有难题的的轻松状态下。
遇到难题,该怎样解决,该怎样办?
我一般的情况是比较焦虑。问题在自己的心里积压着,坐立不安,时时想着还没有解决,没有心情去做其他事情,难题就像长在自己手指上的刺一样,必须想办法解决掉,才会比较舒坦。
但我们往往可在很多时候把问题看得很复杂很难,以至于在想解决的道路上的时刻彷徨犹豫,怕解决不好,浪费了很多时间,给自己造成了严重的焦虑。
应该怎样对待这样的难题呢?
第一,对复杂的问题要有正确的认识。
我们在遇到复杂的问题时候,总是习惯于将它想得很难解决,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复杂问题都难以解决,也并不是所有的所有难解决的问题都是复杂问题。如果认识不正确,就会给自己增加心理暗示,从而影响问题的解决。因为当我们认为它很难解决的时候,我们就会想方设法从难处入手来寻求解决之道,从而忽略了最容易,最简单可行的解决方法。
所以一开始不要把它想得特别难以解决。而是不仅要看到它的复杂性的难以程度,还要看到他表面下所具有的那种简单性的本质。
朋友要去参加一个演讲,他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情,觉得对自己来说是个大难题。于是,打电话让我们去给他鼓劲儿,出谋划策。
刚开始我问他:你觉得应该怎么办时?
他说: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一点头绪都没有。看着他的那种焦虑,紧张的表情,可以能感觉到事情在他内心的复杂性和难度。
随后,我们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给他加油鼓劲儿,说不就是一次演讲吗?不要把她想得那么难,抱着一种平和的心态。一方面,要在心理上重视这次演讲,认真去准备,还要想到它不过就是一次演讲而已。
然后,告诉他要怎样准备。定主题,做框架,搜集资料,多练习。
他听了以后轻松多了。
其实,我们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讲的这些,也都是大废话,他心里面是知道的这些的,但是这些思想都是沉在他心底的,他想不起来,浮上他心头的都是,这个问题太难,不知道该怎么办。
所以说,要对复杂的问题有正确的认识。
第二,抓住复杂问题的本质。
遇到难题要想自己该做什么?能帮助这个问题的解决,要去行动;做什么最有效,要去尝试。
汉朝人桓谭在《新论》中所说的:“举网以纲,千目皆张;振裘持领,万毛自整。”打鱼时,抓住网上的大绳,网眼就张开了,整理皮袄时,抓住领口一抖,毛就理顺了。
所以面对复杂的问题,要试着用自认为最最有效的方法去解决。
第三,要学会复杂问题,简单处理。
有这样的一个故事,某家媒体曾经举办过一场答案征集活动:题目是在一个充气不足的热气球上,载着三位关系到人的命运的科学家,这三位科学家,一位是环保专家,他的研究可以拯救无数因环境污染而面临死亡厄运的人们;一位是核专家,他有能力防止全球性的核战争,使地球免于被毁灭的绝境;另一位是粮食专家,他能在不毛之地运用专业知识成功的种植粮食,让几千万人脱离因饥饿而亡的命运。热气球即将坠毁,必须扔出一个人,以减轻载重,让另外两个人得以存活,请问该扔下哪位科学家?
问题刊出之后,答案纷至而来,最后结果揭晓,大奖得主是一个小男孩儿,他的答案是:将最胖的那位科学家扔下去。
这道题从表面上看很复杂,但在复杂的表层下却有着简单的本质,问题的本质就是怎样让其他两位科学家存活。小男孩儿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因此给出了简单而有效的答案。
看来,复杂的不是问题,而是看问题的角度。
2019.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