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维度思考法》1.4 - 1.5
发现问题的前提,在于人们如何感知和利用“无知”。
随着知识的逐渐增长,人们对于“无知”会有两种感知:1. 知识越学越多,就觉得“未知”越来越少,自己变得越来越聪明。这种情况是人们把“已知的未知”当成一个不变的常数;2. 随着知识的积累,不仅“已知的已知”变多,“已知的未知”和“未知的未知”更是以爆炸的方式扩大,故而越发觉察出自己的“无知”。
这后一种状态即苏格拉底所说的“无知之知”,即对于“未知”的觉察,也是现在流行说的元认知觉察。很显然,“无知之知”是提出问题的前提。这也可以用于解释为什么那些学问真正很大的人反而会非常的谦虚,而那些半桶水却容易变得洋洋自得。
“无知之知”的关键,在于以他人,或上帝的视角,来审视自身,以觉察自己认知中的盲区,即“无知”,这是提出问题的第零步。很显然,随着知识的大量累积,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人们天然地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去认识一切,跳脱于自我以审视自身是一种需要刻意为之的行为。它需要专门的学习和锻炼,就跟学习其他任何技能一样,比如弹钢琴。
“知识越多,一定越好吗”?从以上的论述,我们已经可以看出知识的两面性。知识的好处自不待言,但其反面却鲜少人注意。当我们系统的掌握了某一学问的大量知识之后,我们思维的方式同时也被这些知识/认知给限制住了,从而难以以全新的视角去看待一切,也就限制了创新。
所以,发现问题的第二个关键点在于利用“无知”来重置“已知”。
知识可以阻碍创新,这个现象在科研中极其常见。有一种说法是paper读得越多,思维受到的限制就越多,创新的可能性就变得越小。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全对)。所以,一直以来,我认为比较有效的交流是发生在既有经验不太多的研究者,又有经验丰富的研究者之间,前者以小白的视角可能提出跳脱框架的看法,后者以全局的视角评估看法的可行性。
那么,已经具备大量过往经验或知识的人员如何打破知识本身的牢笼呢?需要学会以空白的头脑去重新审视一切。这又是一个“反常态”的行为,需要人们特意去学习和锻炼。如果只有一副空白的头脑,在科研中同样难以创新。反之,一个具备大量知识的头脑,如果还能够灵活的使用“无知”去重置已知,其创造能力则可能实现1+1>2的效果。
总而言之,对于“无知”的这两种处理方式,都是需要人们自主的有意识的去学习和锻炼的,因为它们都有悖于人类习以为常的,或习惯了的行为模式。所以这是一个非常耗能的过程,就好像把水运上华山一样,是需要努力为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