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上一个男孩憨声憨气的喊了一句“妈妈,我从这边门下车了”。妈妈回一句“好啊,快点吧”。
想起家里床上躺着一位让我牵肠挂肚的正在酣睡的儿子。
他四岁半了。活泼好动幽默敏感。喜欢画画和创造各种各样造型迥异但却总是让我感动的积木。他摆恐龙、摆小猪,他造楼房大厦、他造天坛、颐和园、天安门。他造三明治、冰激凌、薯条。他造他喜爱的一切事物。
这个充满了创造力的孩子是幸福的,全家人都倾尽心力的爱他。他在环拥的糖罐里,无拘无束地只是负责长大。
每天用他柔软的小嘴不停地印在我的脸上、手背上、胳膊上。他吻我的样子,小心翼翼充满真诚又带有探险似的等待,等待我甜蜜的笑容、夸赞的肯定、柔情的互动。让妈妈快乐,他就完成了心中期待。尤其因为做错事情的时候,不是我过去吻吻他安慰他。而是这个小朋友歉疚似的嘴巴嘟着湿漉漉的口水,甜丝丝的扑过来,安抚我将要发作的情绪,或者掀过刚刚变色的冷脸庞。
每天给他洗脸洗澡,已经大到,我好像已经抱不动他,在冲洗私处的时候,让他自己哗啦呼啦。这个37斤重的小男孩已经在澡盆里或者花洒的水流下,笑的前仰后合、声嘶力竭。好像还有好几卡车的快乐等着从他细小的喉咙和红润的嘴巴里喷泄而出。快乐的源泉,流淌在儿子的笑声里,绵延不绝。
给他剪指甲,婴孩薄如蝉翼的小指甲,剪的战战兢兢,它们是那么透亮干净,孩子指甲长得快,3、5天就要剪一次。1500天里,至少剪了300次。它们一点点变大变硬,随着年龄的增长,指甲里开始有脏脏的污垢,“快来让妈妈剪剪你的小脏指甲”成了不变的要求。剪完了那堆脏脏的指甲,忍不住,捏起来闻一下,臭臭中挂着奶香味的酸酸的暖暖的味道,给他闻过去,小孩子早已捂起了鼻子和嘴巴,嫌弃地躲远了,带着他逃跑成功的哈哈大笑。
这是个爱笑的孩子,当然他也爱哭。
想要大人陪的时候,不满意的时候,想吃东西被拒绝的时候,五脊六兽全身上下闲得无聊的时候,他就会想哭。哭之前,一定会哼唧哼唧。那声音像个小脏虫子,钻进你的心里,咬一口蛰一下,又痒又疼,拽不出来又碾不死的小虫子。每当被哼唧的小虫子折磨地不能忍耐的时候,温情软语和冷静制止旋即切换成一声呵斥。
他哭出泪来,委屈地诉说“妈妈你不温柔了”,“要好好说话”。好吧,那个做错的人是我。
然后调整情绪,我不能做暴躁的妈妈,我影响全家人的心情。这诸如太多需要妈妈情绪稳定的妈妈守则,口径一致操评一致。
好吧,我服从。就好像从小学生起,就知道有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大学生守则成年人守则妈妈守则。
换张温柔的脸降低声贝,虽然心里还有无数跑马在奔腾,母亲的脸庞已经和风细雨了。
拉你入怀,坐在膝上,缓缓抚摸你起伏的后背和胸膛,按照最美散文里描述的那种美好母亲一样,变换着一个个必不可少的温柔母爱的姿势。
你的泪珠已经干了,鼻涕也不留了。你开始讲笑话,你的悲和喜总是跳转迅速无缝衔接。
你的阴雨和阳光都是我眼里的风景,不管哭泣还是大笑都是我的收看节目。母子一场,爱你胜过自己,在这场难得的母子缘分里,陪你长大,等待你有一天,自信洒脱地转身挥手“妈,你回去吧”,然后前行消失在我模糊的泪眼中。
姜母鸭块
盐焗老蛏
蒸螃蟹
清蒸鲈鱼
可乐
汉堡
蜗牛
大湖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