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是福楼拜的徒弟,福楼拜要求莫泊桑写稿不往外发,莫写了十年,仅发了数篇。当莫泊桑以《羊脂球》参加一个文学奖比赛的时候,他是五名获奖者中唯一一名没有名气的,但呈现出来的文字水平却最高。
看到这段文字,我心下一惊,立即有心有戚戚然之感——这分明是z先生对我的要求,不要总想着发表,要专注于文字本身,磨练自己的技艺。我初听有些不以为然。“好吧,我先写一年。”
一年过去,我又对自己说,“再写一年”。
现在是第三年,年初的时候,我暗想,就写到年底。年底以后呢,以后呢?似乎也没有什么确切的目标,只是想多写一些能让更多的人看到的文字。我的文字潜默在文字的海洋中,转瞬即逝,我为我的文字孤单。
我现在才知道,这里有矛盾。
深奥的艰涩的不大众的文字, 并不是有许多人喜欢看。那些口语化、网络化的表达更容易博得一些青睐。想想也是,浏览网页是饭后茶余的事情,谁还愿花费更多的力气读一些读起来并不太容易懂的文字呢?
但如果那样,写成的文字变成一种口语化的表达,那些写下的字的意义又何在?
这似乎是两条路。
如同打拳,每天打一套,照猫画虎,技艺难有增长;如果总要做到今天比昨天做得好,长此下去,才可见到练习的效果。
昨天看财经作家吴晓波谈他的自媒体之路,他坚定地说,他写出的文章不尝试口语化表达,一定是书面语。看到这句话,我的那颗摇摆不定的心也坚定起来。这也注定是一条不太容易走的路,这意味着要放弃一部分人的喜爱,放弃一些发表的途径,但是不能妥协。
我的目标是什么?
我的爱好是什么?
我的初衷是什么?
此次回望,有些不忘初心的意思,但走着走着就忘了初心。当我把目标放在得每个月的专栏奖,把心思用在琢磨怎样得奖,把文字写成怎样博得编辑和读者的喜爱,此时,我已背离了写作的初心。
写下的字变得不那么发自内心,变得飘移不定,变得不真诚。
木心说,一个好的作家要具备三个条件:头脑、才能、心肠。三者缺一不可。我还称不上作家,只是一个热爱文字的写作者,这三个条件如跨越的栏,也是警戒线,时刻提醒那些写下的字是否是内心的表达。
那些走得远的,从不是走得快的,而是走得最坚定的。
近三年,写了近700篇文字,这更是一个记录,记录了一些生活,更记录了一些思考。现在再看三年前的文字,青涩满地,有些表达直让人红到耳根。但唯有真诚不可辜负。